[发明专利]苯酸苄铵酰胺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0785.6 | 申请日: | 199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33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231/12 | 分类号: | C07C231/12;C07C23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酸苄铵酰胺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苯酸苄铵酰胺的合成方法,特别是涉及以利多卡因、苄卤、苯甲酸或苯甲酸盐、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采用一锅法、二锅法制备苯酸苄铵酰胺的合成方法。
目前苯酸苄铵酰胺在国内没有生产,60年代英国、美国申请了苯酸苄铵酰胺的应用专利(J.E.Hag GB 955309),专利中涉及到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即用过量的苄氯与利多卡因在110℃下,反应36h,产品二次重结晶后,与甲醇苛性钾碱反应,过滤沉淀,与苯甲酸反应,得到熔点为155~157℃的苯酸苄铵酰胺粗产品(固体)。该合成方法的主要缺点是:1.反应的后处理方式繁杂,产品和每步中间产物都需分离、洗涤或重结晶,这在工业生产中会带来很大麻烦;2.产品收率低,粗产品收率:68.7%(未计算产品重结晶过程的损耗);3.质量差(产品熔点:155~157℃,合格产品熔点应为:166~170℃),提纯过程复杂,苯酸苄铵酰胺粗产品重结晶后,产品的质量(熔点:160~161℃)仍不过关。1982年国外改用水作为重结晶溶剂,并申请了专利(FR 2504922),其提纯方法的缺点是费时、能源消耗大,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方法存在的诸多缺陷,提供一种以利多卡因、苄卤、苯甲酸或苯甲酸盐、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采用一锅法直接生成苯酸苄铵酰胺或二锅法生成酸苄铵酰胺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对老方法进行一系列改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合成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之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益,其中包括:1.改进反应的后处理方法和中间产物、产品的纯化方法,省去重结晶步骤,直接得到纯品和提高产品收率;2.改进原料配比,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产品中杂质和对环境的污染;3.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反应时间和副反应,提高产品纯度,降低能源消耗;4.改变反应和后处理程序,简化合成工艺
本发明实施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苯酸苄铵酰胺的合成方法,以利多卡因、苄卤、苯甲酸、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其特征是采用一锅法直接合成苯酸苄铵酰胺,一锅法合成工艺过程为:
在搅拌和一定的温度下将苄卤加到装有利多卡因的反应器中,反应完全后,加入溶剂,在搅拌下加入金属氢氧化物,然后加入苯甲酸,反应结束后,生成的苯酸苄铵酰胺溶液,经过滤、洗涤、浓缩、洗涤制得产品苯酸苄铵酰胺,其反应温度范围:室温至130℃,其中第一步反应以50~105℃较好,第二步和第三步反应温度以室温到90℃较好。反应原料配比:利多卡因和苄卤的配比为1∶1~1∶2,;利多卡因、苄卤、苯甲酸和金属氢氧化物的比例为等摩尔浓度,其工艺的反应式为:
本发明提供的苯酸苄铵酰胺的合成方法,以利多卡因、苄卤、苯甲酸、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其特征是采用二锅法合成苯酸苄铵酰胺,二锅法合成工艺过程为:
在搅拌和一定的温度下将苄卤加到装有利多卡因的反应器中,反应完全后,停止反应,得到的苄基利多卡因卤化铵中间产物经纯化后,加入溶剂,在搅拌下加入苯甲酸,反应结束后,生成的苯酸苄铵酰胺溶液经过滤、洗涤、浓缩、洗涤制得产品苯酸苄铵酰胺,其反应温度范围:室温至130℃,其中第一步反应以50~105℃较好,第二步和第三步反应温度以室温到90℃较好。反应原料配比:利多卡因和苄卤的配比为1∶1~1∶2,;利多卡因、苄卤、苯甲酸盐的比例为等摩尔浓度,其反应式为:
本发明提供的苯酸苄铵酰胺的合成方法,以利多卡因、苄卤、苯甲酸盐或苯甲酸和金属氢氧化物为原料,其特征是采用一锅法直接合成苯酸苄铵酰胺,一锅法合成工艺过程为:
在搅拌和一定的温度下将苄卤加到装有原料利多卡因的反应器中,反应完全后,加入溶剂,在搅拌下加入苯甲酸盐(苯甲酸盐由苯甲酸和金属氢氧化物制备),反应结束后,生成的苯酸苄铵酰胺溶液,经过滤、洗涤、浓缩、洗涤制得产品苯酸苄铵酰胺,其反应温度范围为室温至130℃,其中第一步反应以50~105℃较好,第二步和第三步反应温度以室温到90℃较好。反应原料配比:利多卡因和苄卤的配比为1∶1~1∶2,利多卡因、苄卤、苯甲酸和金属氢氧化物的比例为等摩尔浓度,其工艺的反应式为:式中,X=Cl,Br;M=Na,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0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桂麻柴退热颗粒剂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标记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