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聚合用载体化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1239.6 | 申请日: | 199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2305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爱武;韩世敏;胡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4/6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 载体 双金属 复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用载体化双金属复合催化剂,涉及它们的一种制备方法以及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USP4,399,054给出了一种MgCl2载体催化剂制备方法,该催化剂虽然给出高的聚合活性,相应的聚合物形态好,但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
EP-A-447071采用了先制备茂金属与铝氧烷的溶液,依次加入MgCl2、非茂金属制得双金属催化剂。US4,701,432,5,183,867也给出了制备茂金属和非茂金属混合的双金属催化剂。EP-A-514594中通过一种MgR2(R是一个烃基)类镁化合物浸渍二氧化硅,然后依次用Ti化合物、茂金属化合物处理载体而制得双金属催化剂。但上述催化剂活性不太高,制备工艺复杂,给出的聚合物特别是聚乙烯分子量分布窄。
本发明克服了窄的分子量分布带来的难于加工的问题,利用本催化体系,通过改变聚合条件,可调整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度(2~35),克服了窄的分子量分布带来的难于加工的问题,有效改善聚合物加工性能。
本发明的催化剂体系,其固体催化剂组分是由MgCl2载体先和Ti或V的非茂金属化合物反应、在电子给体的存在下,经过卤离子交换试剂处理后所得的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前体与Ti、V、Zr或Hf的茂金属M化合物混合所得到的产物。也可以是先将茂金属化合物负载在MgCl2载体上,再与Ti或V的非茂金属化合物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其中非茂金属化合物与无水MgCl2配比为0.12~8,卤离子交换试剂与MgCl2的摩尔比率为0.08~12,电子给体与MgCl2的摩尔比率为0.1~0.16,茂金属化合物和非茂金属化合物的摩尔比是0.1~10。
上述Ti或V的非茂金属化合物是Ti的卤化物,卤代醇盐,VCl3或VOCl3,钛化合物是TiCl4 TiCl3或分子通式为Ti(OR)4-nCln的卤代醇盐,其中R是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COR基,0≤n≤4,X是卤素。
上述卤离子交换试剂是酰卤,有机铝卤化物,卤代硅烷,硅氧烷,卤化氢或TiCl4
1、酰卤的分子通式为,其中R为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X为卤素
2、有机铝卤化物的分子通式为R2AlX,RAlX2,R3Al2X3,其中R为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X为卤素
3、卤代硅烷或硅氧烷的分子通式为SiR4-nXn,其中R为有1~10个碳原子的烃基,X为卤素,0≤n≤4
4、卤化氢分子通式是HX,X是卤素
其中载体化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制备中加入的电子给体可以是羧酸酯,如苯甲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也可以是有机硅化合物,如正硅酸乙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其中茂金属M化合物是具有以下结构的化合物:
CpⅠMR1R2R3 (Ⅰ)
CpⅠCpⅡMR1R2 (Ⅱ)
CpⅠ-A-CpⅡMR1R2 (Ⅲ)其中M是Ti,V,Zr或Hf;CpⅠ和CpⅡ是带共轭∏电子的单环或多环结构的配位体,可以是环戊二烯基,取代的环戊二烯基或茚基;R1,R2,R3是氢原子,卤原子,烃基或烷氧基;A是一个链基桥,可以是链烯基桥或具有以下结构的基团其中S1是Si,Ge或Sn,R1,R2是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或有6~10个碳原子的芳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1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棋
- 下一篇:磁化冷藏冷冻电冰箱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