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食制品无效
申请号: | 98110217.4 | 申请日: | 199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23578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俭;孙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英杰 |
主分类号: | A23L1/311 | 分类号: | A23L1/311;A23L1/312;A23L1/314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20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食 制品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肉食制品。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肉类熟食,一直沿用传统加工工艺以满足人们对食品色、香、味的要求,突出了一个“食”字,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和家庭收人的增加,人们对各种食品的要求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保健型过渡。而作为肉食制品人们在饱尝过各自不同风味之后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肉食制品何时才能由单一的食用向食补进行过渡,使人们通过一日三餐的进食不断地使自己的身体得到保健。作为保健型肉食制品,特别是食用动物的肉、内脏及其它器官的保健熟食,至今在市场上尚未见到,因而其具有保健功能的肉食制品有待于进行研究和开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食与补结合为一体,既食又补,食用方便,药食同源的肉食制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肉食制品,是将待加工的食用动物的肉、内脏及其它器官经过清洗、冷水浸泡、开水冒味、加料焖煮、去骨上色等工艺过程加工而成,其特殊之处是加料焖煮时加入的佐料中含有占加工量(重量比)6-10.5%的药用植物;所述的药用植物中含有(按重量份)五味子5-15份,肉桂15-25份,厚油茴15-25份,山辣5-15份,清溪椒15-25份,玉椒3-8份,草果3-8份,山楂5-15份,谷香10-20份,姜20-40份,赤小豆200-300份,肉苁蓉5-15份,茨实5-15份。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个较好的实施方案是:一种肉食制品,是将待加工的食用动物的肉、内脏及其它器官经过清洗、冷水浸泡、开水冒味、加料焖煮、去骨上色等工艺过程加工而成,其特殊之处是加料焖煮时加入的佐料中含有占加工量(重量比)8%的药用植物;所述的药用植物中含有(按重量份)五味子10份,肉桂20份,厚油茴20份,山辣10份,清溪椒20份,玉椒5份,草果5份,山楂10份,谷香15份,姜30份,赤小豆250份,肉苁蓉10份,茨实10份。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通常将上述食用动物,主要是指牛、马、驴、羊、猪、狗、鸡、鸭、鹅等动物的肉、内脏及其它器官在加工过程中进一步严格控制,其中冷水浸泡是在冷水中浸泡3小时以上,将其血液全部透洗干净为准;开水冒味是在冷水中加入水量(重量比)1%的白酒,水开时闻到酒香味即可捞出;在加料焖煮过程中,所加入的药用植物为主要材料,并可根据毒成不同的肉食制品的要求适当增加部分药用檀物作为辅助材料,以满足人们不同的药食同源的要求。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所加入的药用植物具有如下功能:
五味子味酸麻甜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安神,滋养肝肾的功效,适用于嗽喘、遗精、健忘、神经囊弱等症。
肉桂味辛甘性温,有鲜香味,归心肝脾肾经,具有温肾补阳、祛寒止痛的功效,用于肢冷脉微,腰膝冷痛、虚寒腹泻、痛经低下血等症。
厚油茴味辛性温,有辣麻香味,具有温中消食,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寒疝腹痛,肾虚腰痛等症。
山辣味辛性温,有辣麻香味,具有温中消食,止痛等功效,用于心腹冷痛,停食不化等症。
清溪椒味辛性温,有辣麻香味,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用于积食停饮、心腹冷痛等症。
玉椒味辛性温,有辣麻香味,具有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等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反胃等症。
草果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具有温中燥湿,除痰截,化积消食等功效,用于脘腹胀满。反胃呕吐,食积痰饮疾等症。
山楂味酸,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的功效,用于胃胀、泻肚、贫血、经闭、产后瘀阻,心口痛,高血脂等症。
谷香味辛性温,有鲜香味,具有温肾散寒,和胃理气,补养肾虚等功效用于治疗胃痛、肾虚腰痛等症。
姜味辛性热,具有温胃理气。化瘀止血,消食痰饮等功效,用于治疗肢冷脉微,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喘咳,虚寒吐血,便血,产后瘀血,腹痛等症。
赤小豆味甘酸甜性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脚气、热毒痈肿等症。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益精,强筋健骨,润肠通便等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阳萎,早泄,肠燥便秘等症。茨实味甘涩性平,具有固肾涩精,补肾止泻等功效,用于治疗遗精,淋漓带下,小便不禁等症。
从上述组成的药用植物佐料中不难看出,组分科学,全部成份来自于中国《药典》第五版收载的药用植物,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具有益肾填精,滋补肝肾,益气健脾,温胃理气,消食化瘀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英杰,未经孙英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0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袋栽食用菌长枝条菌种制作工艺
- 下一篇:电脑的外部设备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