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11779.1 | 申请日: | 199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6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39/12 | 分类号: | B29C39/12;H01G4/06;H01L2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柏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清洁用于制备薄膜的平整基底的表面:
a.将基底用1-20%清洗剂水溶液超声清洗5-30分钟后取出,用纯水冲洗,惰
性气流吹干;
b.用有机溶剂超声清洗后,纯水充分冲洗;
c.用浓硫酸与双氧水体积比为1∶1-8∶1的混和液在70-100℃处理约5-30分
钟,或者用浓氨水∶双氧水∶纯水体积比为1∶1∶1-1∶1∶10的混和液在60-90℃
处理5-30分钟;纯水充分冲洗后,真空干燥后待用;
(2).均分散溶胶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有机化合物置于纯水中,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情况,加热
并加入适量稀盐酸,以促进有机化合物溶解,形成透明溶液;另将与有机化
合物摩尔比为4∶1~1∶8的过渡金属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置于纯水中,加热搅拌溶
解成透明溶液,趁热滴加到上面制得的热的有机化合物溶液中,使过渡金属
酸根离子与有机化合物反应,有浑浊产生;用稀盐酸调节pH值为1~5,在
60-100℃下加热搅拌,得到乳状液;此乳状液经离心分离后倾去上层清液,
用pH值为1~5的酸性的纯水洗涤后,得到固体沉淀,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有
机化合物的复合物:固体沉淀物加入纯水中,用稀盐酸调节pH值为1~5,在
60-100℃下加热搅拌,后经过陈化后得到稳定的均分散溶胶胶体;
(3).涂敷变色薄膜
将已清洁过的欲涂敷变色薄膜的基底表面水平放置,均分散溶胶用直接浇注法涂布其上,在暗处干燥后形成透明的薄膜;
所述的有机化合物为能作为超分子模板和能提供质子源的两亲性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根离子为:钒酸根、钼酸根、杂钼酸根、磷钼酸根、硅钼酸根、砷钼酸根、钨酸根、杂钨酸根、硼钨酸根、硅钨酸根、锗钨酸根、磷钨酸根、砷钨酸根、铌酸根或铌钨酸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亲性化合物为有机脂肪胺、芳香胺、酰胺、羧酸或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17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膨化浸出油脂新工艺
- 下一篇:锆合金管制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