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气排出装置及其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115532.4 | 申请日: | 199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23373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雅裕;鹤田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金玺,钟守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气 排出 装置 及其 利用 | ||
1.一种氢气排出装置,该氢气排出装置包括加热器,具有一封闭端、从另一开口端导入含氢气体、通过加热器加热使氢气从内侧透过排放到外侧的氢气排出管、和与氢气排出管连接的将含氢气体导入氢气排出管内的导入管,其中,
氢气排出管由多个氢气排出管组成,加热器是配置在这些多个氢气排出管间的共用加热器,多个氢气排出管对称地配置在加热器的邻近周围。
2.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氢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配置在中央容有共用加热器的加热器保护管,和配置在邻近加热器保护管圆周方向上的容有氢气排出管的氢气排出管保护管,且前述各保护管均用高传热材料制成。
3.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氢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有穿过氢气排出管保护管、用于把透过的氢气排放到外面的通气孔。
4.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氢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覆盖加热器保护管和氢气排出管保护管的外表面的隔热材料,而且有穿过氢气排出管保护管和隔热材料形成的用于将透过的氢气排放到外面的通气孔。
5.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氢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氢气排出管与导入管的连接是使氢气排出管的喇叭口端部与导入管开口端形成的截锥形部分重合,用喇叭管的联接螺母从周围挤压而连接。
6.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氢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氢气排出管保护管的装配是将氢气排出管保护管配合盖在喇叭管的联接螺母上,把螺钉拧入贯通氢气排出管保护管的侧面的螺孔中,将螺钉的顶端插入喇叭管的联接螺母上端周围上形成的环状凹槽内。
7.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氢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式冷冻机所装配的气/液分离器,通过装设有连通止回阀的连通管与不凝气槽连通,且该不凝气槽上装有几个前述的氢气排出装置。
8.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氢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有保护共用加热器和多个氢气排出管的保护板。
9.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氢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保护共用加热器和多个氢气排出管全体的保护箱。
10.一种氢气排出装置,该氢气排出装置包括加热器,具有一封闭端、从另一开口端导入含氢气体、通过用该加热器加热使氢气从内侧透过排放到外侧的用钯或钯合金制的氢气排出管,以及与氢气排出管连接的使含氢气体导入氢气排出管内的导入管,其中
其前述氢气排出管的开口端部具有圆锥形内表面,导入管与前述氢气排出管的圆锥形内表面对接,并具有嘴部,该嘴部设计有用于使前述圆锥形内表面变形的多个环状凹槽部分与环状山形凸起部分连接起来的阶梯状的圆锥形外表面和导入前述含氢气体的导入孔。
11.权利要求10的氢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钯合金含有20%以上30%以下的银,其余为钯。
12.权利要求10的氢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钯合金含有约23%的银,其余为钯。
13.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10、11或12记载的氢气排出装置的吸收式冷冻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55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