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气排出装置及其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115532.4 | 申请日: | 199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23373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雅裕;鹤田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金玺,钟守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气 排出 装置 及其 利用 | ||
本发明涉及氢气排出装置及其利用装置,更详细地讲,是有关通过用加热器加热用钯或钯合金制造的容器的外侧,而从容器内含氢的气体中只排出氢气的氢气排出装置,及其利用装置,例如,吸收式冷冻装置。
这种氢气排出装置200,如图11A、11B、12A和12B的结构(以下称第1原有技术),已由特开平5-9001所揭示。而在以下的图中,凡用同一符号表示的部分,与各图中所说明的同一符号的部分具有相同作用。
在图11A中,气体发生装置100,例如,如后述的吸收式冷冻机,是发生含有氢气的气体(本发明称含氢气体)110的装置,在装置的运转功能上,是氢气作为有害物的装置。
含氢气体110经过开关阀230,进入钯或钯合金材质的氢气排出管(以下称钯管)201的内部存储。钯管201,其圆筒形钯管的一端为封闭部分201A,另一端为开口部分201B,从开口部分201B导入含氢气体110。而在原有的技术中,钯管201的材质为钯合金时,例如,使用钯为75%、银为25%的合金。
开关阀230是采用电操纵器230A,例如,使用圆筒线圈的滑阀,或用电动机驱动阀体230B、而打开或关闭流路231通往流路232的通路。打开开关阀230时,含氢气体110边进入钯管201,边用压力检测器235测出钯管201内含氢气体110的压力,即内部压力。这时,当内部压力达到给定的压力时,例如10,666Pa、即80mmHg柱时,关闭开关阀230。
钯管201的外侧配置有圆筒形电加热器(本发明称电热器)240,将钯管201包围,同时通过供电线151将来自交流电源300的交流电传给电热器240,对钯管201进行加热。而在其他现有技术中,还配置一根棒形加热器与一根氢气排出管邻紧平行(图没示出)。
当钯管201的温度升到300~350℃时,含氢气体110中只有所含的氢放到钯管201的外面,对气体发生装置100而言,可除去运转功能上有害的氢气。
电热器240用硅橡胶包覆形成圆筒形护套加热器或发热单元等。根据外加交流电压或钯管201的大小或热容量的情况,当该钯管201的温度超过400℃时,调节包覆硅橡胶等的厚度来调节温度。
然而,在上述原有技术中,圆筒状的电热器240,只是从其内部四周产生的热来加热钯管201,而从外面四周产生的热则无用,因此,用于促进氢气排出的加热效率不高。
而图中没表示出的棒状加热器,该加热器只有一面产生的热用于加热钯管,其他三面产生的热则无用,因此加热效率同样不高。
另一方面,在图12A的结构中,与图11A的结构不同之处,是将氢气排出管、即钯管201做成“U”字形弯曲的筒状体,从“U”字形钯管201的两端开口部分201B导入含氢气体110。而将电热器240做成椭园形或长园形,以加大氢的排出面积,即加大钯管201外面四周与电热器240内面的对置面积。
此外,一种吸收式冷冻装置500(示于图13,以下称第2原有技术)已由日本特开平6-194010公开。其中,以上述第1原有技术结构中的气体发生装置100用作吸收式冷冻机100A,且把吸收式冷冻机100A内部发生的含氢气体110供给氢气排出装置以除去氢。
吸收式冷冻机100A通过吸收液的吸收作用和蒸发作用,有只对所需要的流体,例如盐水只进行冷却的冷却操作,只以冷却为负荷的吸收式冷冻机,或除这种冷却外,通过吸收液的加热的高温和通过吸收作用的放热,同时设有对所需要的流体,例如对盐水进行加热的加热操作的吸收式冷冻机,即以冷却和加热均为负荷的吸收式冷/热水机。本发明将这些总称为吸收式冷冻机。
图13A中,吸收式冷冻机100A,将吸收液的浓液102c喷撒进吸收器101,以吸收制冷剂蒸汽107c,与此同时将用冷却水132通过冷却管101B,对吸收热进行冷却,而所得到的吸收液的稀释液102a用高温再生器105的加热蒸发后,得到制冷剂蒸汽(没图示)。
利用蒸发的制冷剂蒸汽,在低温再生器111中,制冷剂蒸汽从中间液102b中蒸出,得到吸收液的浓液102c,与此同时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123中冷凝所得到的低温制冷剂液126a,一边存贮在蒸发器126的底部,一边从上方喷撒到内部,将通过热交换管126B的盐水,例如水冷却后得到冷水135。由此进行上述的冷却操作。
而制冷剂液126a由热交换管126B吸热蒸发的制冷剂蒸汽107c,经过蒸发器126和吸收器101之间的通路进入吸收器101,被上述喷撒的浓吸收液102c吸收后,又变回吸收液的稀释液102a。这样进行吸收液与制冷剂的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5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