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机械研磨机台有效
申请号: | 98118900.8 | 申请日: | 199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20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尹智;李森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4 | 分类号: | B24B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机械 研磨 机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机械研磨(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CMP)机台,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提高晶片表面研磨均匀度(uniformity)的化学机械研磨机台。
当半导体元件的集成度(integration)愈来愈高后,为了配合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MOS)缩小后所增加的内连线需求,两层以上的金属层设计,便逐渐地成为许多集成电路所必须采用的方式。而金属内连线结构中,通常都具有层间介电层(inter-layer dielectrics-ILD)或金属层间的介电层(inter-metaldielectrics-IMD)等,用作金属线间的绝缘。所以,当元件的设计原则(designrules)趋于高密度化时,对这些层间介电层(ILD)或层间金属层间介电层(IMD)的质量要求如平坦化要求也会随之提高。
然而,为了使多重金属内连线的制作较容易进行,且经转移的道线图案较为精确,因此如何使晶片(wafer)高低起伏的表面加以平坦化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晶片平坦化是影响对准系统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假若晶片平坦化做不好,那么不仅对准系统无法准确地使光掩模(mask)对准晶片,而且会增加制造中的错误机会。
在半导体的制造技术中,表面平坦化是处理高密度光刻的一项重要技术,因没有高低落差的平坦表面才能避免曝光散射,而达到精密的图案转移(pattern transfer)。平坦化技术主要有旋涂式玻璃法(spin-on glass-SOG)与化学机械研磨法(以下简称CMP)等两种;但在半导体制作工艺技术进入毫微米(sub-half-micron)之后,旋涂式玻璃法已无法满足所需求的平坦度,所以CMP是现在唯一能提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tra-large scale integration-ULSI)的制作工艺,“全面平坦化(global planarization)”的一种技术。
CMP主要就是利用类似“磨刀”这种机械式研磨的原理,配合适当的化学试剂(reagent),来把晶片表面高低起伏不一的轮廓,一同时加以“磨平”的一种平坦化技术。在CMP的制作工艺上,我们通常以研浆或研磨液来称呼所使用的化学试剂。CMP所使用的研浆,主要是由呈胶体状(colloidal)的硅土(silica),或呈分散状(dispersed)的铝土(alumina),和碱性的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铵(NH4OH)等溶液所混合而成的。这些硬度极高的研磨颗粒,在研浆内的大小分布,约在0.1~2.0μm之间。基本上,我们就是利用研浆内的这些研磨性极高的微粒,来进行晶片的表面研磨。此外,研浆在输送至CMP机台的研磨垫(polishing pad)上进行晶片表面研磨制作工艺前,通常会先通过一过滤装置将其过滤,以避免研浆内的杂质刮伤晶片,甚至造成制作工艺的失败。
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其分别绘出一种现有化学机械研磨机台的俯视与侧视图。其中包括:一研磨台10(polishing table);一握柄11(holder),用以抓住被研磨的晶片12;一研磨垫13,铺在研磨台10上;一管件14(tube),用以输送研浆15(slurry)到研磨垫13上;一液泵16,用以将研浆15抽送到管件14中;以及一调节器17(conditioner),用以刮平研磨垫13的表面。当进行化学机械研磨时,研磨台10与握柄11分别沿一定的方向旋转,如图中的箭号18a与18b所示,且握柄11抓住晶片12的背面19,将晶片12的正面20压在研磨垫13上。管件14将液泵16所打进来的研浆15,持续不断地供应到研磨垫13上。所以,CMP程序就是利用研浆15中的化学试剂,在晶片12的正面20上产生化学反应,使之形成一易研磨层,再配合晶片12在研磨垫13上由研浆15中的研磨粒(abrasive particles)辅助的机械研磨,将易研磨层的凸出部分研磨,重复上述化学反应与机械研磨,即可形成平坦的表面。基本上,化学机械研磨技术是利用机械抛光的原理,配合适当的化学试剂与研磨粒,将表面高低起伏不一的轮廓,同时加以“抛光”的平坦化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8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