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鲜芦荟片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21870.9 | 申请日: | 199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7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赛维芦荟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20;A61P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1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鲜 芦荟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药品、食品添加剂等原料的保鲜芦荟片的制备方法。
芦荟属百合科多肉质草本植物,原产非洲,自古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栽培和使用芦荟的习惯与历史。在欧、美“翠叶芦荟”被誉为“神奇植物”,在日本芦荟被誉为“不需要医生的植物”。芦荟叶体内因含有18种微量元素、11种游离氨基酸、21种有机酸、维生素、缓激肽、蒽醌类、酚类、甙类、糖类等70余种有效活性成份,具有杀菌、抑菌、分解毒素、消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良好作用,芦荟大黄素甙具有健胃作用,而芦荟大黄素又可治疗便秘,新鲜的芦荟叶汁中含有人体所必需而不能被人体自身合成的8种氨基酸,是保健食品重要原料,因而备受欧、美、日本等国医学、饮食、保健、美容界的青睐和推崇。然而,新鲜芦荟厚叶中的凝胶,受热、受光、暴露在空气中都极易被氧化分解而改变了化学性能丧失了原有的功效,影响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直到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工业化生产的芦荟片。像美国与日本这样当今世界上芦荟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也只将采集的芦荟叶榨成浆液,经过滤、加热、脱色、冻干等工艺处理,制备成粉末,或再由粉末压制成片剂使用。采用加热、过滤方式制成的芦荟产品会损失芦荟中的部分有效成份,而且使用效果也远远低于新鲜芦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工业化生产有效保存芦荟中有效成份的保鲜芦荟片的制备方法,可以在医药、食品、美容保健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原料处理与制品处理两大工艺来实现的,原料处理包括:选料、采集、清洗、灭菌、修整和稳定化处理工序,制品处理工艺包括:切片、速冻、脱水干燥、检验与包装工序。
1、选料:选择2年生以上成熟的芦荟叶片作原料。
2、采集:选择叶片内活性有效成份含量最高的时间进行采集。应在每天早5点到14点之间选择采集时间。
3、清洗:采摘下的芦荟叶片,用清水洗净。
4、灭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将干净的叶片在浓度为50PPm-300PPm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中浸泡2-6分钟。之后再用10PPm-6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清洗。
5、修整:灭菌后的叶片,切去头、尾部分。
6、稳定化处理:将修整后的叶片,浸泡在0.5%-4%的柠檬酸溶液中2-15分钟,进行稳定化处理,使其PH值保持在4.0-5.5之间。
7、切片:完成稳定化处理的叶片,按需要切成一定的厚薄和形状。从采集到完成切片到送入冻库过程不超过24小时。
8、防腐处理(依需要而定):对拟作食品用的芦荟切片,可加入0.5‰-3‰苯甲酸钠,或其它食品防腐品。
9、速冻处理:在不锈钢盛盘中装入芦荟片,放入冻库中。使冻库迅速降温到-20℃~-40℃并保持3-8小时。
10、脱水干燥:冷却后的芦荟片,装入真空冻干机内,在0.1Pa真空度下,分别控制品温和棚温,对切片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品温控制在30℃-70℃,棚温控制在90℃-150℃,当品温与棚温达到一致时,保温3-12小时。
11、产品检验与包装:将经过冷冻干燥处理过的切片,按标准进行检验,要求切片:
色泽:叶表皮断面呈淡绿黄色,叶芯灰白色。
形态:片状整条,厚薄均匀
气味:呈芦荟叶固有香味,无异味
斑点:叶表皮可见棕红色斑点,叶芯无斑点
理化指标:
杂质:无可见机械杂质
水份含量≤11.0%
总灰分≤8%
不溶于酸的灰分≤1.5%
芦荟素检出实验合格。
卫生指标:
应按照GB9679、GB15201、GB15199、GB2762、GB4810的规定。
对经过检验合格的切片,应进行分装密封成袋,保鲜期至少为1年。
本方法具有工艺操作简单、控制容易、制品稳定、保鲜效果好等突出优点。
本发明产生的极积效果在于,解决了芦荟工业化保鲜的技术难题,利用本方法,生产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种能有效保留芦荟中各类活性成份的新鲜芦荟片制品,为在医药、食品、美容保健、其它领域中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在医药上保鲜芦荟片有含量高的芦荟甙,为抗氧化剂,内服可解毒、润肠治疗便秘,外用可治皮肤痘泡。
本发明给出的附图1,为保鲜芦荟片制备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1:经选料、采集、清洗的芦荟叶片:
第一次灭菌使用的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为200ppm,浸泡5分钟。
第二次灭菌使用的次氯酸钠溶液浓度为50ppm,清洗。
稳定化处理使用的柠檬酸水溶液浓度为1%,浸泡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赛维芦荟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赛维芦荟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18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