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铜-锌废催化剂中回收铜和氧化锌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8126374.7 | 申请日: | 199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75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犇;孟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犇 |
主分类号: | C22B3/14 | 分类号: | C22B3/14;//C22B1500;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华辉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南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回收 氧化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催化剂的回收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从铜—锌废催化剂中回收铜和氧化锌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铜—锌废催化剂是指化肥厂使用的低温变换催化剂、低变保护用脱硫脱氯剂及低压合成甲醇或联醇催化剂。这些催化剂都含有CuO、ZnO、AL2O3。这些催化剂用量大,寿命短,更换周期快,如不加以回收,会造成环境污染,且浪费国家的宝贵资源。
目前,国外一般采用氯化挥发法或熔炼法回收铜—锌催化剂。这些方法的共同不足之处在于工艺过程复杂、成本高、污染环境。国内一些单位为了制取硫酸铜而进行回收,采用的方法无非是传统的硫酸溶解、结晶制得铜锌的硫酸盐。由于近年来硫酸铜价低、销售困难,有些单位只好用来炼制粗铜,其经济效益差,销路也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完全采用化学方法,特别是氨络合一置换法对铜—锌废催化剂进行回收。
本发明从铜—锌废催化剂中回收铜和氧化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对铜—锌废催化剂进行氧化焙烧粉碎过筛的预处理,其中氧化焙烧在转炉中进行,转炉转速为0.2转/分,焙烧温度为600℃左右,焙烧时间为2小时左右;粉碎是粉碎成大于100目的粉末;
②氨溶上述预处理后的粉末,使其中的铜、锌与氨络合,逐步溶解,其中氨溶在20~40℃下在反应釜的搅拌器中搅拌下进行5-6小时,搅拌器的转速为60转/分;
③将溶解好的络合物溶液经200目以上的滤布或滤纸过滤,除去杂质,得到高纯度的铜氨、锌氨络合物混合液,在室温下不断搅拌该混合液,分次加入锌粉,在存在10%游离氨的情况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高纯度的铜粉;
④在溶液呈浅兰色时用200目以上的滤布或滤纸进行过滤,在滤液中再加入锌粉,至溶液无色再用200目以上的滤布或滤纸进行过滤,使滤液全部为锌氨络离子,滤饼中含有少量锌粉,用于下次置换反应;
⑤采用加热赶氨法使锌氨络合物的平衡不断向右移动,使锌和溶液中存在的CO3=和OH-离子结合形成碱式碳酸盐沉淀,该步骤是在加热温度为90-100℃下进行并不断搅拌,用引风机排氨的条件下进行分解至溶液中锌总量小于0.5克/升时结束;
⑥用200目滤布或滤纸过滤所得沉淀,得到白色Zn2(OH)2CO3滤饼;
⑦将所述滤饼粉碎成粉状,之后进行烘干和焙烧,得到高纯度的活性氧化锌,其中烘干在80-100℃下进行,焙烧在500-550℃的转炉中进行,转炉的转速为0.2转/分。
本发明从铜—锌废催化剂中回收铜和氧化锌的方法,所述废催化剂中铜、锌的含量与加入的氨水和碳铵的克分子比为:(Cu+Zn)∶NH3∶NH4HCO3=1∶3∶1,且NH3的浓度为8-18%。
本发明从铜—锌废催化剂中回收铜和氧化锌的方法的优点在于:
①本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设备,成本低;
②氨回收容易,无污染;
③回收率高达≥95%,产品纯度高达≥99%;
④基于上述三点,本方法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Cu-Zn-Al废催化剂回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从铜—锌废催化剂中回收铜和氧化锌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①将废低变催化剂0702型进行所述焙烧粉碎处理,分析知其中含CuO 35.48%,ZnO 44.36%,AL2O3 6.35%;
②以500g上述催化剂为准,其中含CuO 177.4g,换算成Cu等于141.7g;含ZnO 221.8g,换算成Zn等于178.19g,(Cn+Zn)克分子等于4.955,按(Cu+Zn)∶NH3∶NH4HCO3=1∶3∶1,应加NH4HCO3 391.7g,16%的NH4OH等于1582.2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犇,未经王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26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