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千斤顶双速液压升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8218334.8 | 申请日: | 199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491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7 |
发明(设计)人: | 洪茂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茂雄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芦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液压 升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机械部件,特别是一种千斤顶双速液压升降机构。
传统的千斤顶液压升降机构,通常当千斤顶的驱动泵自首次泵压工作介质,其顶柱便从初始(或最低位置)一步连续到达其最大行程范围的任意位置。如美国发明专利第3,581,499号、第2,702,988号、第4,339,942号及第5,755,099号所公开的液压升降机构,皆为当其顶柱于负重情况下欲下降缩回,则不论其顶柱上仍负载或已卸载,顶柱始终以缓速下降,从而大大降低了千斤顶的工作效率。特别是美国第5,755,099号专利,相互之间无定位结构的顶柱的内油室与心管之间存一定的间隙,致使顶柱相对心管发生偏移现象,使所设O形圈及背托环等组件均极易受损,导致漏油,影响千斤顶的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千斤顶的顶柱能空载快速、负载缓速升降的千斤顶双速液压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油缸、内管油缸、顶柱、顶座、底座、心管、回油阀、调整阀及平衡阀。外管油缸设有中心通孔,其周壁设有与中心通孔贯通并安装油塞的注油孔。顶柱设有中心盲孔。顶座设有与顶柱外周相对应的中心通孔。底座前端设有中心盲孔,并设有回油阀安装孔、调整阀安装孔、平衡阀安装孔、油泵及连接通道。油泵的油室内设有单向阀。顶座及底座分别组装在外管油缸及内管油缸两端。心管固定安装在底座中心盲孔内。顶柱其外周及中心盲孔滑动穿装在顶座中心通孔、内管油缸及心管上。并令外管油缸与内管油缸之间、内管油缸与顶柱之间及顶柱中心盲孔与心管端面之间分别构成外环油腔、中腔油腔及内油室。
其中:
油泵的油室经进油通道与外环油腔贯通;油泵油室的出油通道分别经通道与中心盲孔、回油阀安装孔下部、调整阀安装孔下部及平衡阀安装孔上部贯通;回油阀安装孔上部经通道与外环油腔贯通;调整阀安装孔上部及平衡阀的中部分别经通道与中环油腔贯通;平衡阀安装孔底部经通道与进油通道贯通。
回油阀包括导槽座、回油杆、上弹簧、上单向阀、单向阀挡件、中弹簧、下单向阀、下弹簧及螺丝,导槽座设有构成上、下阀座的中心通孔,其侧壁设有与中心通孔贯通并分别位于上阀座上、下方的上、下径向孔;螺丝设有中心通孔;导槽座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回油阀安装孔内,并令其中、下部外周及底端与回油阀安装孔之间构成分别与上、下径向孔贯通的上、下环形间隙及与下环形间隙贯通的端面间隙;回油杆、上弹簧、上单向阀、单向阀挡件、中弹簧、下单向阀、下弹簧及螺丝自上而下依次置于导槽座的中心通孔内;上弹簧位于回油杆下部与导槽座之间;上、下单向阀分别位于导槽座上、下阀座的下方,中弹簧及下弹簧分别位于下单向阀与单向阀挡件及下单向阀与螺丝之间。
调整阀包括依次安装在调整阀安装孔内的单向阀、单向阀挡件、弹簧、调整螺丝、O形环、高压垫圈及安全螺丝,并令与调整阀安装孔上、下部贯通的通道分别位于单向阀的上、下方。
平衡阀包括依次安装在平衡阀安装孔内的下单向阀、上单向阀及螺塞,并令与平衡阀安装孔上、中、下部贯通的通道分别位于上单向阀的上方、上单向阀下方及下单向阀下方。
内管油缸前端缸壁设有环槽。
顶柱后端外周套设有稳定圈、背托环及油封。
顶柱中心盲孔为带扩孔的中心盲孔;扩孔内装设有包括油封、背托环、导套、及扣环的固定环组,顶柱以固定环组与心管构成滑动连接。
心管安装在底座端外周套装有扣环、背托环及油封。
回油阀的回油杆侧设一支杆,支杆顶部设有抵在回油杆顶端的压板,以连杆组将支杆与踏板座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油缸、内管油缸、顶柱、顶座、底座、心管、回油阀、调整阀及平衡阀。顶柱及底座前端设有中心盲孔。底座上设有回油阀安装孔、调整阀安装孔、平衡阀安装孔、油泵及连接通道。顶座及底座组装在外、内管油缸两端。心管安装在底座中心盲孔内。顶柱其外周及中心盲孔滑动穿装在顶座中心通孔、内管油缸及心管上。并令外管油缸与内管油缸之间、内管油缸与顶柱之间及顶柱中心盲孔与心管端面之间分别构成外环油腔、中腔油腔及内油室。使用时,操作油泵,油泵从外环油腔吸入液压油,并将液压油送入顶柱中心盲孔与心管端面之间构成的内油室内,使顶柱快速提升到达预备顶举的重物下方。继续操作油泵,内油室油压增加,使调整阀开启,液压油经通道进入中环油腔,使顶柱推举重物上升。当泄油时,开启回油阀,当负载未消失时,内油室及中环油腔内的液压油以微量释放回流至外环油腔内。当卸载时,内油室及中环油腔液压油压力减小,内油室及中环油腔内液压油快速回流至外环油腔内。使顶柱能空载快速、负载缓速升降,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面图(完全缩回状态)。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茂雄,未经洪茂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8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