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燃料与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化油器无效
申请号: | 98232723.4 | 申请日: | 199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397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允;边耀璋;刘生全;张春化;王贺武;司利增;马志义;骆雨;宋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17/00 | 分类号: | F02M17/00 |
代理公司: | 陕西师范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申忠才,崔富奎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燃料 汽油 燃料 发动机 化油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化油器的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适合于使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化油器。
专利号为96235659.X、发明创造名称为《汽车发动机液化石油气与汽油双燃料供给装置》的中国专利,将气体燃料混合器安装在化油器的上端,影响化油器的供油特性,汽油发动机燃用汽油时,油耗量增加,同时增加了进气阻力,使发动机燃用汽油时功率损失增加,而且对现有的汽油发动机进行改装时,在化油器上安装气体燃料混合器,难度很大。此外,汽油截断电磁阀安装在化油器之前,由于汽油截断电磁阀截断汽油后,化油器浮子室内的汽油已用完,发动机燃烧气体燃料在加速工况和大负荷工况下,加速供油系统和加浓供油系统无法向发动机供油,而且发动机转化使用汽油的转换难度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专利的缺点,为汽油发动机提供一种可使用气体燃料和汽油、工作可靠的化油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它包括中壳体,设置在中壳体浮子室内的浮子机构,设置在中壳体的中壳体混合气道内的中小喉管组件和大喉管,在大喉管的外围加工有气体导流槽,在气体导流槽内加工有可使气体燃料进入大喉管内的气体燃料流通道。它包括设在中壳体上的主供油系统、加速供油系统、加浓供油系统,主供油系统、加速供油系统、加浓供油系统为气体燃料与汽油双燃料发动机使用汽油运转时提供汽油,加速供油系统、加浓供油系统还可为气体燃料与汽油双燃料发动机使用气体燃料在加速工况、大负荷工况运转时提供汽油。它包括设在中壳体上端的上壳体,在上壳体的空气道内设有阻风门和浮子室平衡管。它包括设在中壳体下端的下壳体,在下壳体的下壳体混合气道内设置有节气门,该节气门通过传动杆件与加速供油系统和加浓供油系统相联接。在中壳体和下壳体上设有怠速供油系统,为气体燃料与汽油双燃料发动机使用汽油在怠速工况运转时提供汽油。它还包括设在中壳体上的气体燃料进气接头,该气体燃料进气接头与大喉管外围的气体导流槽相联通。本实用新型的主供油系统包括:设在主油道上的主空气量孔和泡沫管、以及设在中壳体外壁与主油道和浮子室相联通的汽油截断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燃料进气接头上设有可调整气体燃料流量的气体流量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主油道上的汽油截断阀门为汽油截断电磁阀门。
本实用新型设在气体燃料进气接头上的气体流量调整机构为气体燃料混合气调整螺钉,该气体燃料混合气调整螺钉的下端有一个锥状凸起伸入到气体燃料进气接头内。
本实用新型与《汽车发动机液化石油气与汽油双燃料供给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工作安全可靠等优点,能满足气体燃料与汽油双燃料发动机使用气体燃料时,在加速工况和大负荷工况下由汽油系统供油,并使化油器原有的汽油供油特性不变。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大喉管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图1、2中,在中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上壳体2、下端安装有下壳体29,上壳体2内有空气道4′、下壳体29内有下壳体混合气道10′,中壳体1内的左侧有中壳体混合气道5′与空气道4′和下壳体混合气道10′相联通、右侧有浮子室6′。在上壳体2的空气道4′内安装有阻风门8和浮子室平衡管11,下壳体29的下壳体混合气道10′内安装有节气门30,在中壳体1的中壳体混合气道5′内安装有中小喉管组件7和大喉管32,在浮子室6′内安装有浮子机构。
本实施例的大喉管32是在汽油发动机化油器大喉管的内径最小处、外壁圆周方向加工一圈气体导流槽11′,气体导流槽11′的竖截面为矩形,在气体导流槽11′的底部径向加工有12个气体燃料出孔12′,气体燃料出孔12′为气体燃料流通道的一个实施例,也可加工成均布的槽形孔,气体燃料可从气体燃料出孔12′进入大喉管32内与空气混合成混合气。在中壳体1的左侧外壁安装有气体燃料进气接头33,气体燃料进气接头33与大喉管32外壁的气体导流槽11′相联通。在气体燃料进气接头33上安装有气体燃料混合气调整螺钉34,气体燃料混合器调整螺钉34为气体流量调整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在气体燃料混合气调整螺钉34的下端有一个锥状凸起伸入到气体燃料进气接头33内,用于调整进入气体燃料混台气的混合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未经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2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