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痰热咳嗽的内服药有效
申请号: | 99100176.1 | 申请日: | 199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5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朱耶川;唐志杰;陈纪鹏;陈刚毅;苏凤莲;洪绯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1/1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韬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咳嗽 内服药 | ||
1、一种治疗痰热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以下述重量比的药物制成的药剂:
重楼100-160份 黄芩60-100份 浙贝母100-160份
鸭跖草250-300份 知母60-100份 石膏150-200份
陈皮70-100份 枳壳60-100份 苍耳子100-150份
苦杏仁60-100份 桔梗60-100份 广藿香60-100份
紫苏叶60-100份 炙甘草6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组份的重量配比为:
重楼138.9g 黄芩83.3g 浙贝母138.9g
鸭跖草277.8g 知母83.3g 石膏185.2g
陈皮83 3g 枳壳83.3g 苍耳子138.9g
苦杏仁83.3g 桔梗83.3g 广藿香83.3g
紫苏叶83.3g 炙甘草83.3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石膏为生石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苍耳子为炒苍耳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黄芩为炒黄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枳壳是麸炒枳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
8、权利要求7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先取黄芩加水煎煮,滤过,药渣另置,滤液浓缩,调PH1-2,放置滤过,取滤渣黄芩甙粗品备用;
再取陈皮、枳壳、苦杏仁、广藿香和柴苏叶5味药材用水湿润后,通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分取挥发油,备用;
然后将黄芩药渣和以上5味药渣与浙贝母、重楼、鸭跖草、知母、石膏、苍耳子、桔梗和甘草8味药加水煎煮,滤液浓缩,加乙醇沉淀,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稠膏,取浸膏加入糊精和蔗糖,再加入上述黄芩甙粗品,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整粒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药物研究所,未经漳州市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01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镧系金属羧酸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饮用水净化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