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痰热咳嗽的内服药有效
申请号: | 99100176.1 | 申请日: | 199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5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朱耶川;唐志杰;陈纪鹏;陈刚毅;苏凤莲;洪绯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1/1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韬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咳嗽 内服药 | ||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痰热咳嗽的内服药,其组成为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咳嗽是肺系的主要症候之一,《素问咳论篇》既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说“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指出外邪肺或体内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能导致咳嗽。每于气候变化,冷热失常,六淫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内合于肺,肺气壅遏,或肺失清肃,皆可引起咳嗽。内伤劳倦,饮食、情志以致脏腑功能失调,内邪犯肺也可引起咳嗽。明。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咳嗽》篇说:“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
清热化痰是中医治咳大法之一,是治疗中抓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的具体体现,鉴于咳嗽发展至痰热阶段,则以清热药与化痰、顺气、宣肺之品相伍,共同组成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剂,是行之有效已被临床实践所证明的治疗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痰热咳嗽的内服药。
痰热咳嗽病理机转之根本乃因于热,正如江昂所云:“热痰者,痰因火盛也”,此热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均可灼伤津液,煎液为痰,故痰色黄,性稠粘为其特点。痰阻气道,肺气不宣,上逆为咳,痰热交结,咳嗽频频。热感伤津而口渴;风热犯表或热郁于内故有发热;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系积热于大肠而致便干秘结;热积膀胱而尿黄;痰热壅遏于里而致舌红苔黄,脉弦滑而数。
痰热者,因于火盛也,痰即有形之火,火既无形之痰,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正如《医方集解》所云:“火借气于五脏,痰借液于五味,有余便是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清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此即本方理论之依据,治疗中抓住清热之主要矛盾,热清则痰自消;气顺则火自降,痰消则火无所依,诸症则自可解除。
本发明药物为发明人之世传秘方,为肺火炽盛,炼液为痰,痰热壅肺,肺失宣降,痰热咳嗽所设。方中用黄芩、浙贝母为君药。黄芩为苦寒清肃之品,故方用黄芩主清肺火,肃降肺气而消痰止咳。浙贝母开泄力强,故方用浙贝母主清痰热开散郁结,调畅气机。故黄芩与浙贝母合用主清肺火,专化痰热,方中君药非此莫属。
方用石膏、知母、鸭跖草、重楼共为辅药。石膏辛甘大寒,长于清解肺热,故用石膏以助君药清肺泻火,肃降肺气。知母苦甘性寒质润,长于清润肺燥,有清肺泻火,滋阴润燥之能,辅助君药清肺火,润肺燥,化痰热,并能滋阴润燥,滑肠通便。鸭跖草甘寒清降,为泻火解毒化饮之品,故可辅助君药清肺解毒,利湿除饮。重楼又名蚤休、七叶一支花,苦辛性寒,入肝肺二经,为凉肝泻肺之品,故方用重楼为辅药,即可清肝泻火,以防木火刑金,又能去湿消痰以止痰喘。上述四药合用共助君药清肺泻火,化痰止咳,润肠通便,凉肝泻肺,成臣药之用。
方以陈皮、枳壳、苍耳子、桔梗、苦杏仁、广藿香、紫苏叶为佐药。陈皮辛苦性温,入脾肺二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善理肺、脾二经气滞,佐助君药健脾理气,以除生痰之本,燥湿化痰,以消痰浊壅肺之标。枳壳功能理气宽中,消胀除痞,佐助君药以除气滞痰阻,胸脘痞闷之症。
桔梗功能开宣肺气,宽胸利咽,祛痰止咳,佐助君药宣肺排痰之功。苦杏仁功能降气止咳平喘,润燥滑肠通便,佐助君药止咳平喘,通腑降浊之效。以上四药合用,共同佐助君药健脾消痰,宣降肺气,调畅气机,以除气滞痰阻,喘咳痰多,胸膈痞闷,又能润肠通便,以解肺移热大肠所致大便秘结之难。
又方中用广藿香,芳香化湿,发表散邪,和中开胃;苍耳子宣肺气,升清阳,化湿浊,通鼻窍;紫苏叶发表散邪,宣肺化痰,利气止咳。三药合用共同佐助君药宣肺散邪,以除表邪内传化热未尽之余邪,又能开宣肺气,宣化湿浊,通利鼻窍,调畅气机,亦为佐药,定属无疑。诸药协同,各施其职,佐助君臣,以除兼证。
甘草为使药,即能润肺止咳,又能调合药性,使苦寒泻降,清肺凉肝之品,不能过于寒凝伤阳,又可使宣畅气机,燥湿化痰之品,不能过于辛香燥烈伤阴。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效,热清痰消,气顺咳止,诸症悉平。
本发明药物的原料药组成如下:(重量份)
重楼100-160份 黄芩60-100份 浙贝母100-160份
鸭跖草250-300份 知母60-100份 石膏150-200份
陈皮70-100份 枳壳60-100份 苍耳子100-150份
苦杏仁60-100份 桔梗60-100份 广藿香60-100份
紫苏叶60-100份 炙甘草60-1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药物研究所,未经漳州市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0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镧系金属羧酸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饮用水净化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