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豉酱菜无效
申请号: | 99100642.9 | 申请日: | 199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227726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大中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祚龄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豉 酱菜 | ||
本发明涉及人们生活需要的一种食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豆豉酱菜及其制作方法。
过去市场上出售的各种酱菜,有的是由各种蔬菜腌制而成,有的是在腌制蔬菜中加入浸泡过的豆类混合而成,有的是由豆类制作的豆豉,均制作时间较短,有甜的、咸的,味道不够清香、鲜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的豆豉酱菜,不仅味道好,而且爽口。
本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豆豉酱菜由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所制作的酱菜:鲜姜2~6份,鲜花椒3~7份,花生米3~7份,核桃仁1~5份,大黄豆30~70份,鲜西瓜皮1~5份,藕3~7份,江豆角8~12份,老秧瓜(或佛手瓜)8~12份,白面粉3~7份。制备方法是在鲜花椒下季的时候开始制作,把大黄豆先泡开,用水煮熟,捞入白面粉中,放在簸箕中摇动,将面粉粘均在黄豆上,放至筐箩发酵,二、三天后凉干,用手撮簸去毛粉,将花生米泡开,把鲜花椒拆成小撮,核桃仁掰小,鲜姜切成小片,把老秧瓜(或佛手瓜)和鲜西瓜皮切成寸长小条,藕切成小片,及江豆角切成小段,将上述所有原料全部混在一起称重,以重量计每10份原料用1份盐,搅匀后,放入坛中,用盖将口盖好,用灰泥搪好盖口,放至阳光下暴晒1~2个月,打开食用、或拌面、煮白豆腐等。
老秧瓜属于瓜类,外形如青萝卜或西葫芦,表层为青色皮,内有瓜子,产于北京郊区,市上无售。
本发明豆豉酱菜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由于大黄豆经发酵及制作时间长,本产品与咸菜味不一样,味道清香、独特、鲜美、爽口,一年只能制作一次,保证质量,特别好吃,保质期较长,为12个月。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把大黄豆3斤先泡开,用水煮熟,捞入白面粉3两中,放在簸箕中摇动,把面粉粘均在黄豆上,放至筐箩发酵,二、三天后凉干,用手撮簸去毛粉,将花生米3两泡开,把鲜花椒3两拆成小撮,核桃仁1两掰小,鲜姜2两切成小片,把老秧瓜8两和鲜西瓜皮1两切成寸长小条,藕3两切成小片,及江豆角8两切成小段,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在一起称重,混合物重量与盐的比例为10∶1,加入盐搅匀后,入坛,用盖将口盖好,用灰泥搪好盖口,放在阳光下暴晒1~2个月,即可食用。
实施例2:
用大黄豆7斤,白面粉7两,花生米7两,鲜花椒7两,核桃仁5两,鲜姜6两,佛手瓜1斤2两,鲜西瓜皮5两,藕7两,江豆角1斤2两,代替实施例1的原料,制作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大中,未经刘大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06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