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高压无氰整体压力解吸电积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103376.0 | 申请日: | 199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2336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钟;阎立军;孟宪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京都黄金经济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1/20 | 分类号: | C25C1/20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高压 整体 压力 解吸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高温高压无氰整体压力解吸电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130~152℃和0.4~0.6MPa的高温高压下,以NaOH作解吸药剂,用浓度(重量%)为2~5%的NaOH水溶液作解吸液,调节所述解吸液的PH值为12以上,以保证解吸液的导电率能满足电积的要求,解吸液可以循环使用,循环次数为5~10次,每处理一批载金炭后向解吸液补充所需的NaOH,使其PH值为12以上,解吸和电积在同一个压力下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解吸液储槽(20)内加入解吸药剂NaOH,再加入清水配成解吸液,并搅拌均匀,使NaOH水溶液的浓度(重量%)为2~5%,当测试解吸液的PH值为12以上时,用解吸液泵(23)将解吸液泵入电加热器(24),再由电加热器(24)进入装有载金炭的解吸柱(21)中,含金解吸液从解吸柱(21)进入过滤器(22),最后进入电解沉积槽(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解沉积槽(3)中的解吸液液位到达电解沉积槽(3)外设置的浮子液位计(7)的中位时,关闭解吸液储槽(20)与解吸液泵(23)之间管路上的阀门;关闭阀门后用空气压缩机(25)向由解吸液泵(23)、电加热器(24)、解吸柱(21)、过滤器(22)和电解沉积槽(3)及将其密封的压力罩(4)构成一个闭路循环系统供压,此时系统内的解吸液通过解吸液泵(23)的作用开始闭路式循环:
解吸液泵(23)→电加热器(24)→解吸柱(21)→过滤器(22)→电解沉积槽(3)→解吸液泵(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解吸液经上述反复循环,温度达到110~130℃,上述系统内的压力也逐渐升高,这时开始向电解沉积槽(3)供电,使电解沉积槽(3)内的解吸液中的金开始电解沉积,通过空气压缩机(25)控制压力罩(4)内的压力为0.4~0.6MPa,将电解沉积槽3的电压调到3~5V、电流调到350~450V,电解沉积时解吸液流量为5~7.5m3/h;当解吸液温度升到148℃以上时,系统内的自动温控仪器将温度控制在148~152℃;当压力罩(4)内的压力在0.4MPa以上时,用压力安全阀控制压力为0.4~0.6MP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积时间为6~8小时,每处理一批载金炭的作业时间为12~16小时,解吸液采用整体密闭大循环,解吸液可以循环使用,循环次数为5~10次,每处理一批载金炭向解吸液补充所需的NaOH,使其PH值为12以上。并且用自动液位平衡系统(26)来保证电解沉积槽(3)的液面稳定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积时间为6~8小时,每处理一批载金炭的作业时间为12~16小时,解吸液采用整体密闭大循环,解吸液可以循环使用,循环次数为5~10次,每处理一批载金炭向解吸液补充所需的NaOH,使其PH值为12以上。并且用自动液位平衡系统(26)来保证电解沉积槽(3)的液面稳定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过的废解吸液全部排入浸前系统再利用,钢棉和金泥全部进入冶炼操作工序进行提纯。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中的整体压力解吸电积装置,由电解沉积槽(3)、阴极叉(15)、阳极板(16)和端板(6)组成,其特征在于用一个压力罩(4)将电解沉积槽(3)、阴极叉(15)和阳极板(16)密封在内,使其形成一个压力容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罩(4)通过法兰及联接螺栓(8)固定在端板(6)上,端板(6)固定安装在压力罩支承架(1)上,压力罩支承架(1)固定在地基(9)中,在压力罩(4)的底部安有四个滚轮(14),滚轮(14)沿导轨(5)移动,压力罩(4)的底部有一个排气液口(2),在压力罩(4)与端板(6)的固定侧有一个浮子液位计(7),浮子液位计(7)通过液位计出液管(12)和液位计进液管(13)联接在端板(6)上。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罩(4)内的压力为0.4~0.6MPa,温度为130~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京都黄金经济总公司,未经北京市京都黄金经济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33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提土压灌水泥砂浆桩复合地基及其施工技术
- 下一篇:城市高架路的建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