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分支和/或承力盘的桩用的成形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9109638.X | 申请日: | 199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28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梁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F15B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分支 承力盘 成形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桩用的施工设备。
目前,带有分支和/或承力盘的桩的成形设备已为人们所知,比如在公开号为CN1108720A的专利申请公开文本中公开了一种多分支承力盘基础承载桩成型设备,这种设备的优点是可进行双向挤压,但是其液压缸仅仅设置在弓压机构的一侧,即上侧,这样的结果会造成下述缺点,即推动下弓压臂的底端的活塞杆长度较长,容易发生折断,从而结构安全度较差,另外由于两个液压缸成整体形成,即叠套在一起,这样会造成液压缸的压力损失,即其推压力减小,此外,该设备的密封环节较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分支和/或承力盘的桩用的成形设备,其可在确保设备不产生上浮的情况下使弓压机构的侧向挤压力增加,整体结构较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结构的带有分支和/或承力盘的桩用的成形设备来实现的,该带有分支和/或承力盘的桩用的成形设备包括支架,该支架上设置有分支孔和/或桩承力盘槽孔成形器,该分支孔和/或桩承力盘槽孔成形器为双向挤压型成形器,该双向挤压型成形器包括弓压式挤压成形机构和液压驱动缸,该成形机构包括外壳,该外壳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液压驱动缸的缸体固定,其中一个液压驱动缸中的活塞杆的顶端与上述弓压式挤压成形机构中的成对的上弓压臂的一端铰接,该成对的上弓压臂的另一端与成对的下弓压臂的一端铰接,该成对的下弓压臂的另一端与位于上述外壳的另一端的另一个液压驱动缸中的活塞杆的顶端铰接。
按照上述结构的设备,由于在弓压机构的两端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缸,这样可在设备不产生上浮的情况下,对侧向土体进行较大压力的挤压,并且可确保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度。
在上述的设备中,最好上述外壳的截面呈正方形,其一对侧面开设有供上述上下弓压臂伸出的孔,而其另一对侧面为加厚的钢板,其加厚的钢板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加强的凸肋。
按照上述方式,由于弓压机构的外壳采用带肋的钢板结构件形成,这样设备可靠性增加,外壳强度增加,不容易产生损坏。
在上述的设备中,最好每个液压驱动缸的缸体外表面中的靠近弓压机构的一端带有环状凸缘,该环状凸缘与第1外侧环形件的内侧相嵌合,该第1外侧环形件的截面呈开口朝向内侧的槽形,该第1外侧环形件的一个翼缘嵌合于上述缸体中的环状凸缘上,其另一个翼缘向内嵌合于第2外侧环形件的内侧,该第2外侧环形件的截面呈开口朝向外侧的槽形,该第2外侧环形件的一个翼缘与上述缸体外表面中的环状凸缘一起刚好嵌合于上述第1外侧环形件中的朝内开口的凹部内,并且压靠于上述环形凸缘上,该第2外侧环形件的另一个翼缘向外侧延伸,从而使上述第1外侧环形件的另一个翼缘刚好嵌合于第2外侧环形件的朝外开口的凹部内,上述外壳的端部与上述第2外侧环形件中的另一翼缘固定。
按照上述结构,上述液压驱动缸的缸体不是通过法兰和螺栓、螺母与外壳连接,而是通过相互嵌合的两个槽形件连接,这样可缩小连接部位的直径,从而可增加液压驱动缸的直径,即增大液压驱动缸的压力。
在上述的设备中,最好位于上述外壳的两个端部的液压驱动缸的腔内设置有活塞行程传感器以便反映上下弓压臂的状态。
按照上述结构,由于在液压驱动缸的腔体内设置有活塞行程传感器,这样可检测上下弓压臂的运动状态,从而了解所形成的分支和或承力盘的大小,以便确保桩的整体质量。
在上述的设备中,最好上述上下弓压臂由钢板结构件形成,其内表面带有加强凸肋。
按照上述结构,可增加上下弓压臂的强度,上下弓压臂不容易产生损坏。
在上述的设备中,最好上述成对的上弓压臂通过一个共同的铰接轴与活塞杆的顶端铰接,另外上述成对的下弓压臂通过一个共同的铰接轴与活塞杆的顶端铰接。
按照上述方式,可大大增加弓压机构的起始挤压力,从而可更加容易地对侧向土体进行挤压。
在上述的设备中,最好上述位于外壳的两个端部的液压驱动缸中的一个液压驱动缸的活塞行程大于另一个的相应行程。
按照上述结构,可使底部的液压驱动缸的活塞行程减小,从而缩短底部液压驱动缸的长度,即减小桩端承力盘底面至桩底端点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梁,未经张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09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