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光性发光陶瓷墙地砖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112210.0 | 申请日: | 199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274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辉力;陈志雄;赵兴;南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百丽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0 | 分类号: | B28B11/00;C04B3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光性 发光 陶瓷 地砖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蓄光性发光陶瓷墙地砖的制造方法,它由陶瓷砖坯烘干工序(1),釉料防护层涂敷工序(2),烘干工序(3)组成,其特征是,在烘干工序(3)之后设一烧制工序(4),烧制温度为800-1200℃,并致少设一次釉料发光层涂敷工序(5),烘干工序(6)和烧制工序(7),而且釉料防护层主要由下列组份配制而成,透明玻璃45-55%,长石16-20%,高岭土18-25%,石英3-10%,釉料发光层主要由下列组份配制而成,透明玻璃55-70%,高岭土6-10%,发光粉20-36%,烧制工序(7)的烧制温度为800-1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光性发光陶瓷墙地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烘干工序(3)和烧制工序(4)之间设有丝网油涂敷工序(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蓄光性发光陶瓷墙地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釉料防护层的配制中加入了0.5-1%的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蓄光性发光陶瓷墙地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釉料防护层的配制中加入了1-2%的减水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光性发光陶瓷墙地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釉料防护层的配制中加入了1-2%的减水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蓄光性发光陶瓷墙地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烧制工序(4)的烧制温度为1000℃,釉料防护层配制中各组分的含量是,透明玻璃45%,长石20%,高岭土25%,石英10%,釉料发光层配制中各组分的含量是,透明玻璃55%,高岭土10%,发光粉35%,烧制工序(7)的烧制温度为80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光性发光陶瓷墙地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烧制工序(4)的烧制温度为800℃,釉料防护层配制中各组分的含量是,透明玻璃53%,长石19%,高岭土18%,石英9%纤维素1%,釉料发光层配制中各组分的含量是,透明玻璃60%,高岭土8%,发光粉32%,烧制工序(7)的烧制温度为10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光性发光陶瓷墙地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烧制工序(4)的烧制温度为900℃,釉料防护层配制中各组分的含量是,透明玻璃55%,长石16%,高岭土20%,石英7.5%,减水剂1.5%,釉料发光层配制中各组分的含量是,透明玻璃65%,高岭土7%,发光粉28%,烧制工序(7)的烧制温度为120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光性发光陶瓷墙地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烧制工序(4)的烧制温度为1200℃,釉料防护层配制中各组分的含量是,透明玻璃54.5%,长石20%,高岭土20%,石英3%,纤维素0.5%,减水剂2%,釉料发光层配制中各组分的含量是,透明玻璃70%,高岭土10%,发光粉20%,烧制工序(7)的烧制温度为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百丽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百丽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1122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