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升飞机用伸缩式桨叶无效
申请号: | 99200205.2 | 申请日: | 199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569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丹彤 |
主分类号: | B64C27/50 | 分类号: | B64C27/50;B64C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升飞机 伸缩 桨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飞机部件,特别是一种直升飞机用伸缩式桨叶。
习用直升飞机,其桨叶通常为整体式。为保证足够的升力,通常要求桨叶具有一定的长度,致使直升飞机在存放时,因过长的桨叶占用较大场地空间。若缩短桨叶长度,则将导致升力的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直升飞机既能保证足够升力、又能减小存放时占用的场地空间的直升飞机用伸缩式桨叶。
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叶片、伸缩叶片及复位元件;基叶片一端设有与驱动轴连接的垂直通孔;伸缩叶片滑动安装在基叶片上,两者之间设有限位件;复位元件安装在基叶片及伸缩叶片之间;伸缩叶片藉由随基叶片转动时的离心力及复位元件的复位力沿轴线相对基叶片伸缩移动以改变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并藉由限位元件限位。
其中:
基叶片自由端设有带导孔的导套,伸缩叶片横截面与基叶片上导套导孔横截面相对应,限位元件为设在伸缩叶片一端大于基叶片上导套导孔的限位凸缘;伸缩叶片滑动插装在基叶片导套的导孔内,其相对基叶片朝外伸时,藉由限位凸缘限位。
复位元件为拉伸弹簧。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叶片、伸缩叶片及复位元件;基叶片一端设有与驱动轴连接的垂直通孔;伸缩叶片滑动安装在基叶片上,两者之间设有限位件;复位元件安装在基叶片及伸缩叶片之间;伸缩叶片藉由随基叶片转动时的离心力及复位元件的复位力沿轴线相对基叶片伸缩移动以改变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并藉由限位元件限位。组装时,分别以基叶片上的垂直通孔将三个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在直升飞机的垂直驱动轴上,当直升飞机起飞时,直升飞机的发动机经驱动轴驱动三个本实用新型加速旋转,使三个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叶片在加速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元件的复位力相对基叶片朝外移动,使本实用新型伸长至保证足够升力的长度,并藉由限位元件限位。当直升飞机降落时,随直升飞机发动机逐渐减速,三个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速度逐渐降低,其离心力逐渐减小,当离心力小于复位元件的复位力时,伸缩叶片在复位元件复位力作用下相对基叶片朝内移动,使本实用新型缩短至机身范围内的最短状态,存放在停放场所,使使直升飞机既能保证足够升力、又能减小存放时占用的场地空间,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组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直升飞机的飞行状态示意图。
图4、为组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直升飞机的存放状态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叶片1、伸缩叶片2及复位元件3。基叶片1一端设有与直升飞机驱动轴连接的垂直通孔11及向下延设弹簧座12,基叶片1另一端设有带导槽13的导套14。伸缩叶片2的横截面与基叶片1上导套14的导槽13横截面相对应,伸缩叶片2的一端设有为限位元件的限位凸缘21及弹簧座22,限位凸缘21大于基叶片1上导套14的导槽13。复位元件3为拉伸弹簧。伸缩叶片2滑动插装在基叶片1导套14的导槽13内,其相对基叶片1朝外伸时,藉由为限位凸缘21的限位元件限位,为复位弹簧的复位元件3置于基叶片1及伸缩叶片2之间,其两端分别安装在基叶片1及伸缩叶片2的弹簧座12、22上。伸缩叶片2藉由随基叶片1转动时的离心力及复位元件3的复位力沿轴线相对基叶片1伸缩移动,以改变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并藉由为限位凸缘21的限位元件限位。
组装时,分别以基叶片1上的垂直通孔11将三个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在直升飞机4的垂直驱动轴41上。当直升飞机4起飞时,直升飞机4的发动机经驱动轴41驱动三个本实用新型加速旋转,使三个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叶片2在加速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元件3的复位力相对基叶片1朝外移动。如图3所示,使本实用新型伸长至保证足够升力的长度,并藉由为限位凸缘21的限位元件抵卡在基叶片1导套14导槽的13端面限位。当直升飞机4降落时,随直升飞机4发动机逐渐减速,三个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速度逐渐降低,其离心力逐渐减小,当离心力小于复位元件3的复位力时,伸缩叶片2在复位元件3复位力作用下相对基叶片1朝内移动。如图4所示,使本实用新型缩短至直升飞机4机身范围内的最短状态,存放在停放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丹彤,未经张丹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2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定温控制阀
- 下一篇:动态恒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