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板车的方向控制改进结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200254.0 申请日: 1999-01-11
公开(公告)号: CN2362543Y 公开(公告)日: 2000-02-09
发明(设计)人: 威廉·奥伯特 申请(专利权)人: 威廉·奥伯特
主分类号: A63C17/04 分类号: A63C17/04
代理公司: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潘培坤
地址: 瑞士***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滑板 方向 控制 改进 结构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的方向控制改进结构,尤指借车体前端形成适当倾斜的双叉部及突延一支撑座,配合与前车轮相连的心轴组接,并在心轴两侧斜锥段套设阻位元件及两端有挡位体的弹簧。利用支撑座内孔容置的心轴产生偏动位移,滑板车仅需利用操控杆之微量位移,即可完成左、右侧前车轮之转向,并经由弹簧受压后形成弹力将前车轮自动回复至正位向,且正位向行驶时又可借两侧弹簧之均衡弹力,迫使前车轮得以维持平稳行进,具有确保车行稳定、安全及转向操控轻松等特点。

由于滑板车整体构形相当轻巧并具有休闲运动及交通工具的使用功效,因此成为目前极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但一般市售的滑板车主要是利用把手控制方式,操控其车体的行进方向,此种转向要求把手架必须定位在适当位置,才可利于使用者手握及灵活操控,然而,其把手架不但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时亦必须随应用者调整高度,所以不能满足实用要求。于是,有人将滑板车的把手架改以操控杆取代,并利用具有挠度之钢性元件,借回复弹力迫使车轮自动产生回正(即转弯施力解除时钢性元件不再受压),该实施方式因施力必须大于钢性元件之抗力,而且转弯弧度愈大其钢性元件即愈绷紧,故必须花费较大的控制力量,何况钢性元件会因软硬度差异而有不同的操作功效(即钢性元件较软时操作必省力,而若是较硬时其操作则是费力的),而且,当钢性元件是软性时,其可能会因车行颠动而产生震幅,以致直线车行会有无法掌控之摆动,不但会造成使用者产生恐惧与慌乱,更因车行方向控制不当而发生撞车情形,所以该种结构仍有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的方向控制改进结构,即滑板车仅需利用操控杆之微量位移,即可完成左、右侧前车轮之转向,其具有确保车行稳定、安全及转向操控轻松的使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的方向控制改进结构,其中,固定于套体外面之束紧环设成可调式,以控制对套体形成之迫紧程度,可达到调控心轴位移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的方向控制改进结构,其中心轴端部设成螺纹段,并将固于该位之挡位体设成挡位螺件,以达到调整弹簧紧度。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之方向控制改进结构,其中心轴两侧为斜锥状,使车体转弯弧度愈大其阻力形成相对变小,以达到转弯控制力道愈见省力之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板车的方向控制改良结构,主要包括滑车车体,前轮、后轮和操控杆,其特征在于:

车体前端双叉部底侧突延出一支撑座,并借支撑座内孔提供连接前车轮之心轴穿设,而前车轮另端则是枢设于双叉部,该心轴的两端设成缩小状之斜锥形,且在支撑座侧位分别设有垫片、套体、束紧环、弹簧及分置弹簧端之挡位体,与心轴形成适当套置配合;其通过操控杆之位移施力,使双叉部产生位向之偏移作动,经由双叉部适当倾斜度之拉引,造成心轴在支撑座内孔中产生偏动,以致心轴端接之前车轮产生转向作用,由于此时转向侧之弹簧呈受压状态,一旦操控杆之位移施力解除后,该受压弹簧即将受压变形所储存之能量释放,即可控制心轴产生弹性回正能力,同时将左、右侧之前车轮拉回成正向行进,以借由两侧弹簧形成均衡弹掣而使车轮直线行驶平稳,而转弯时亦可利用弹力辅助达到轻易转向。

以下配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操作等。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合使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之组合剖视图(即直线行驶状态);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控制车轮右转之使用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右转时的心轴偏动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控制车轮左转之使用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左转时的心轴偏动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将顶端设有操控杆21且底侧末端轴接一后车轮22之滑板车车体2,其前端双叉部23底侧突延出一支撑座24,并借支撑座内孔241提供连接前车轮25之心轴3穿设,而前车轮25另端则是枢设于双叉部23,该心轴3两侧设成缩小状之斜锥形31,且在支撑座24的侧面分别设有垫片4、套体5、束紧环6、弹簧S及分置弹簧两端之挡位体7,与心轴3形成适当套置配合(组合成型如图2所示),而双叉部23之倾斜度设计,会使前车轮25与地面形成一恰当角度,以利滑板车2之前车轮25产生转向动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廉·奥伯特,未经威廉·奥伯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0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