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矽控开关组合无效
申请号: | 99208113.0 | 申请日: | 199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76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暐 |
主分类号: | H01H37/12 | 分类号: | H01H37/12;H01H9/00;H01H9/02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家福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组合 | ||
一种矽控开关组合,属电学领域开关类,特别是关于利用外壳保护的矽控开关。
目前的电灯开关,大多是金属接触式的开关,(图1)为简单示意结构,当金属片D与电源接触端E接触时,成通路状态,反之未接触为断路状态,这类开关的缺点是:当金属片D和E突然接通或断路时二金属片间会产生高压放电,易产生严重意外事故;至于街头路灯使用一种水银式开关,当电压不稳时水银热膨胀容易使灯管爆裂,另外水银有毒,易污染环境;经白天曝晒,温度升至60℃以上(图2至A点);到晚上由于盒体系统通风不良,尚留余温至(图2中B点)夜晚开灯后温度持续上升,系统内温度会因内外温差的加大而逐渐提高散热效率之后达到一个临界点C,以后逐渐降低,如临界点超过开关本身所设定能承受温度的上限(约80℃左右)开关会跳机,待温度降至一定程度,系统才能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矽控开关组合,利用矽控开关壳体内外的空气交换,使之快速冷却,再者利用所设的迂回管将壳体内外的热、冷空气进行交换快速散热;还可将对流装置的空气通道,经矽控开关底部将热量直接移出;另外在该组合的空气通道出口处设一逆止阀,可于对流装置在未操作时,阻止外界流体由空气通道进入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按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组合包括有第一散热结构,是由盒体内形成一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具有一底面,一矽控开关设于容纳空间的底面上及一第二散热结构对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按以下措施来实现,该第二散热结构包括有一连接至壳体内的第一空气输送端、一连至壳体外的第二空气输送端、一具有多个弯折处的迂回管,伸展于容纳空间中与矽控开关接触及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设一覆盖壳体的上盖;迂回管为一空心管,且第一端口与第二散热结构相连;该第二散热结构设有壳体壳壁内向壳体外输送空气的通道,该通道中设有一限制流体流动的逆止阀;该通道为穿过设置在该矽控开关底面处的正下方,设于底面下的壳体壳壁内,该通道由一凹槽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第二散热结构设于凹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矽控开关组合所达成的散热结构有效地改善现有散热开关操作温度升高所可能产生的危险,且不会污染环境。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为现有金属片接触式电路开关示意图
图2为现有开关装置内部日与夜间温度变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矽控开关组合结构方块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横切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侧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具波浪状体结构横切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具多个鳍片体结构横切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单元部分二灯号显示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单元部分三灯号显示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横切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侧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对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横切剖面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部分直切剖面示意图
兹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暐,未经王志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08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