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玩具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9227669.1 | 申请日: | 199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824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14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文和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7/273;A63H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玩具车 结构 | ||
1、一种玩具车结构,主要由机箱、车体、第一原动机、齿轮组、衔接转轴、传动齿轮、带动轮、第二原动机、驱动齿轮、齿条、底座、第一引动件、第二引动件、固定柱、引动槽、固定元件、弹性连动元件、拨顶件、凸柱、支撑柱、车门饰体、枢轴、钩缘、弹性元件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于车体(2)的底部设有一底座(3),且底座(3)上设有一机箱(1),该机箱(1)内设有第一原动机(11),该第一原动机(11)通过一齿轮组(12)连接带动一上下方向的衔接转轴(13);该衔接转轴(13)的轴身设有传动齿轮(131)及带动轮(14),该传动齿轮(131)啮接有一衔接齿轮(121),带动轮(14)由第二原动机(15)驱动而带动驱动齿轮(16),机箱(1)一侧的两端设有透孔(17),其跨架设有一横向齿条(18)与上述驱动齿轮(16)啮接;上述的底座(3)于机箱(1)端部的两侧设有第一引动件(31)、第二引动件(32),该引动件(31)、(32)是以底座(3)的固定柱(33)为支点,该第一引动件(31)于较长臂的端部设有一凸柱(311),且于凸柱(311)的后方另设有一引动槽(312),由上述齿条(18)端部凸缘(182)伸入其中,另上述的引动件(31)、(32)的较短臂上都由一固定元件(34)结合一弹性连动元件(35),该弹性连动元件(35)端部夹持一拨顶件(36)的凸柱(361),该拨顶件(36)设置于机箱(1)两侧的支撑柱(37)上;车门饰体(7)于门体上的一侧设有一枢轴(71),且以枢轴(71)为支点设置于车体(2)的枢轴座(22)内,且近枢轴(71)处设有一钩缘(72),由一弹性元件(73)钩持于车体(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齿条(18)的一端部突设成抵缘(181)且向上延设有一凸缘(18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齿条(18)的抵缘(181)带动预设于机箱(1)外的驱动块(19),驱动块(19)上设有一顶缘(191),且尾端设有一钩缘(192)由一弹性元件(193)钩持于底座(3)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拨顶件(36)延设有一短臂,并于短臂上设有一槽(362),于该槽(362)的下方底座(3)上,设有一引导槽(38),该引导槽(38)容置一引导件(39),该引导件(39)的一端设有一透槽(391),另端则向上设有一引动柱(392)伸入上述的槽(362)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车灯盖饰体(5)其向下延设有带动臂(51),带动臂(51)的底端由一柱体(53)所连结,且以底座(3)上所相对预设的固定座(30)为支点结合于底座(3)上,该带动臂(51)上设有一带动柱(52)伸入上述引导件(39)的透槽(391)内,由引导件(39)带动,上述的柱体(53)上设有一钩缘,由一弹性元件(54)钩持于底座(3)上。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玩具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车灯盖饰体(5)其向下延设有带动臂(51),带动臂(51)的底端由一柱体(53)所连结,且以底座(3)上所相对预设的固定座(30)为支点结合于底座(3)上,该带动臂(51)上设有一带动柱(52)伸入上述引导件(39)的透槽(391)内,由引导件(39)带动,上述的柱体(53)上设有一钩缘,由一弹性元件(54)钩持于底座(3)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引擎盖饰体(6)的两端部突设一凸缘(61),以凸缘(61)为支点伸入车体(2)的固定槽(21)内,且引擎盖饰体(6)上设有钩缘(62)由弹性元件(63)钩持于底座(3)上,且引擎盖饰体(6)向下延设有一顶件(64),由上述驱动块(19)的顶缘(191)抵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引动件(31)、第二引动件(32)都是具有较长和较短臂的引动件,第二引动件(32)于较长臂端部开设有一凹槽(321),由第一引动件(31)的凸柱(311)伸入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文和,未经蔡文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276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