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省力自行车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9238357.9 | 申请日: | 199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870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保华 |
主分类号: | B62M9/00 | 分类号: | B62M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君燕 |
地址: | 4614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省力 自行车 驱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驱动装置,尤其涉及高速省力的驱动装置。
长期以来,自行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是人们旅游、娱乐、上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常用的自行车,只有单侧链条传动,链条传动虽然效率高,成本低,但这种单侧链条传动方式有如下的缺点,当脚蹬在自行车中轴正上方0°~30°角区域内,由于动力臂短,骑车人腿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用于克服骑行阻力的推力小,而用于垂直向下的分力大,从而造成能量的浪费,骑车人的身体容易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一辆自行车上装有两套链条传动的驱动装置,在同一脚蹬速度它比单侧链条传动的自行车快,而且省力。
为实现本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驱动装置由动力接受部分和传动部分组成,动力接受部分包括曲柄和脚蹬,传动部分包括大、小链轮和链条,在中轴上位于两曲柄内侧设有左、右两套传动装置,右侧链条传动是在车架的下部,中轴之上方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有链轮O2和O3,在链轮O3的内侧旁,并与链轮O3同一转轴上设有链轮Q3,在中轴的右端位于大链轮的内侧有链轮O1和Q1,链轮O1,O2,O3处在同一平面,用链条将它们围绕,与链轮O1,O3平行排列的链轮Q1、Q3,用链条将其围绕,左侧链条传动是在中轴的左端,曲柄的内侧设有链轮P1,在链轮P1的上方与链轮O2同一转轴设有链轮P2,链条将链轮P1、P2围绕。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中轴左、右两端设有链条传动,当右脚蹬在中轴上方,右脚向前向下用力蹬脚踏板时,一方面驱动后方右侧小链轮,使自行车向前行驶,另一方面,链轮O1带动链轮O2,由于链轮O1围绕中轴作偏心转动,使得链轮O2的转速快于链轮O1,链轮O2带动同轴链轮P2,链轮P2带动中轴上的链轮P1,使左侧大链轮转速快于右侧,当右侧脚蹬完成半周驱动时,左侧脚蹬已转至其中轴上前方30角之外,同理当左脚向下用力蹬脚踏板时,链轮O1的转速快于链轮O2,随着链轮O1,O2交替快速转动,并克服中轴正上前方0°~30°角区域内力臂短、推力小的不利情况,因此,这种双驱动装置使自行车既能增速又能省力,减轻长时间骑车者的疲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侧链条传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侧链条传动示意图;
图3是链轮O3示意图;
图4是图3A-A半剖面图。
实施例:驱动装置包括左、右曲柄13和8,脚蹬14和9,大链轮15和7,围绕大链轮7、15和小链轮4、11的链条5和12在中轴上,位于两曲柄8和13的内侧设有左、右两套传动装置,右侧链条传动(图1)是在车架3的下部,中轴上方有支撑架1,支撑架1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20~170mm,呈倒三角形设置,支撑架1的上边两顶角处设有链轮O2和O3,在链轮O3的内侧与O3同一转轴设有链轮Q3,在中轴的右端,位于大链轮7的内侧有链轮O1和Q1,链轮O1、O2、O3位于同一平面,与链轮O1、O3平行排列的链轮Q1和Q3,当链轮O1的圆心距等边三角形支撑架中心最近时,链轮O3的圆心距等边三角形支撑架的中心最远,这时用链条2将链轮O1、O2、O3围绕,用链条6将链轮Q1和Q3围绕,左侧链条传动(图2)是在中轴的左端,曲柄13的内侧设有链轮P1,在链轮P1的上方与链轮O2同一转轴设有链轮P2,链轮P1和P2用链条10将其围绕。大链轮15和7分别位于中轴左、右侧,它们的上半部分为圆形,下半部分为椭圆形,曲柄8和13经过圆与椭圆交接处,链轮O3由外圈O3’和内圈O3”组成,外圈O3’为齿圈,外圈O3’和内圈O3”配合处的两端面有圆形凹槽16,凹槽16内有多个钢珠17,外圈O3’环绕内圈O3”旋转,链轮O1、O2、O3、P1和P2的大小相同,直径为90~110mm,链轮O1和O3的圆心到各自的旋转轴心的距离相等,为20~30mm,链轮Q1和Q3大小相同,直径为50~7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保华,未经刘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38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