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封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9246442.0 | 申请日: | 199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94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杜修文;彭国峰;陈文铨;何孟南;邱詠盛;陈明辉;叶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28 | 分类号: | H01L2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帼萍 |
地址: | 台湾省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于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中的LCC(LeadlessChipCarriers)塑胶封装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半导体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电子工业的进步,使得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进入了我们的周围,大大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国内许多厂商竞相投入半导体产业之中,使得我国在国际半导体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连带也让封装业也成为我国重要产业之一。而在图象晶片(imagesensor)的封装中,现有技术的LCC(LeadlessChipCarriers)封装技术,其特点在于,使用陶瓷材料形成承载图象晶片的基底,以及包围晶片四周的结构,以保护该图象晶片。但陶瓷材料成本较高,并且,因陶瓷材料的特性,使其在封装的制程中,需要求较多的制程步骤,以完成晶片的封装,因此,其制程的成本也相对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改进的低成本的塑胶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胶封装结构,它使用在集成电路的LCC(LeadlessChipCarriers)封装技术中,其特点是包括:
一塑胶材质基底;
一塑胶材质结构,该塑胶材质结构是设置在该塑胶材质基底之上,并与该塑胶材质基底形成一凹槽;
一晶片,该晶片是设置在该塑胶材质结构与该塑胶材质基底所形成的凹槽中;以及,
一透光层,该透光层上覆盖在该塑胶材质结构及晶片所形成的凹槽上。
在上述的塑胶封装结构中,其中,所述的塑胶材质基底为一印刷电路板(PCB)。
在上述的塑胶封装结构中,其中,所述的塑胶材质基底包含数条第一导体,该等第一导体由金属制成。
在上述的塑胶封装结构中,其中,所述的塑胶材质结构是成型在该塑胶材质基底之上,该塑胶材质结构由环氧化塑胶混合物(EpoxyMoldCompound)与BT、FR4、FR5或PPE等塑胶材质组成,在该塑胶材质结构中含有数条第二导体。
在上述的塑胶封装结构中,其中,在所述的晶片上设有一焊垫(pad),封装的连线(wirebonding)与该第一导体电连接。
在上述的塑胶封装结构中,其中,所述的设置在晶片上的焊垫(pad),经由该第一导体与该第二导体电连接。
在上述的塑胶封装结构中,其中,所述的透光层是覆盖在所述的塑胶材质结构之上,所述的晶片封装在该塑胶材质结构与该塑胶材质基底之中。
在上述的塑胶封装结构中,其中,所述的透光层可为一透光玻璃片。
在上述的塑胶封装结构中,其中,所述的透光层可为一透光塑胶片。
在上述的塑胶封装结构中,其中,所述的晶片为一感测晶片。
在上述的塑胶封装结构中,其中,所述的感测晶片为一图象感测晶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即LCC(LeadlessChipCarriers)封装技术,它利用塑胶材质形成承载晶片的基底和包围晶片四周的结构,用以既保护晶片又降低材料成本;同时,采用特殊且简易的裁切技术,降低了制程的成本,提高了产能。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塑胶封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塑胶封装结构中裁切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塑胶封装结构中裁切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塑胶封装结构的多个封装制程示意图。
图示中各代号代表的意义为:
11:塑胶材质基底 12:塑胶材质结构
13:第一导体 14:第二导体
15:图象感测晶片 16:透光层
21:图象感测晶片 22:塑胶材质结构
23:第二导体 24:界线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塑胶封装结构,它使用在集成电路的LCC(LeadlessChipCarriers)封装技术,其结构示意可参见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246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