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凝结汽车空调装置的内冷却剂的方法和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99801937.2 | 申请日: | 199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287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兰德·豪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莱奥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兆东 |
地址: | 德国霍***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凝结 汽车空调 装置 冷却剂 方法 冷凝器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装置的冷却剂的冷凝,这里涉及到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方法以及按权利要求6或16的前序部分的冷凝器。这里冷凝器特别是,但不仅仅是,确定用来实现这种方法的。由具有公开号03122472A(公开日期1991年5月24日)的日本专利摘要已知权利要求1、6和16的前序部分的特征。
在已知方法和已知冷凝器中首先在冷凝器的上部高层区域内进行部分冷凝。这里一个垂直的分配/集流管同时发挥第一集气器的功能,从这里出发内冷却剂的流动路径分叉成两条平行路径。这里第一条平行路径由集气器的含有分离出的气相的上部空腔出发供气,其由饱和液体和气相组成的冷却剂混合物输入一单独设置在输出端一侧的第二集气器。它与第二条路径相连通,在这条路径内从第一集气器的贮存液体中提取和再冷却冷却剂,然后再冷却的冷却剂和从第二集气器中提取的液体汇合,并一起从冷凝器中引出。但是在这种已知冷凝器中在第一集气器中的液面随着不同的和/或变化的内冷却剂装灌量和/或汽车的变化的运行状态而变化,因此用仅仅作为液体存在的第一集气器的液相不希望地供给第一条平行路径只有在第一集气器的横截面非常宽时,以及与此相关地装罐量很大和安装空间很大时才能避免,这与汽车内要求安装空间的最小化,生态学方面所希望的少用破坏环境的内冷却剂以及普遍追求的尽可能少地使用材料相矛盾。在输出端一侧已知冷凝器也有很多元件和连接管道,它们造成附加的泄漏危险,应该尽可能地避免。
本发明的目的是,即使在不同的和/或变化的内冷却剂装灌量时和/或汽车变化的运行状态时也能以少量的内冷却剂达到可靠的冷凝和再冷却功能,并且此外还可以使冷凝器有紧凑的结构。
这个任务通过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和按权利要求6或16的冷凝器来解决。
与已知冷凝器不同按照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并联路径或者说各个第一和第二热交换管实际上供给同样的内冷却剂的液相和气相混合物,就像从按流动方向(各个)后面的第三热交换管中流出的那样。这里可能的相对混合变化比较小,例如来自于惯性的不同或者通过在不同的高度流入第一和第二流动路径而造成。这里没有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并联的流动路径的入口区内的将液相和气相分开的装置。此外通过以下方法来再冷却以及同时还有自动再吸入在流入时也许还存在的气相,即在第二条流动路径上对内冷却剂施加比第一条流动路径长的外冷却剂的冷却作用。对于为此所需要的在第二条流动路径上内冷却剂流动的减慢,权利要求2至4得到不同的优先的按本方法的可能性,权利要求7至9得到不同的按本装置的优先的可能性。可以看到,可以有选择地在第二条流动路径上设置一冷却剂流动的节流器和/或在第一和第二条流动路径的入口处设置不同大小的压力,其中由于贝努利效应,也就是喷嘴特性在内冷却速度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在进口侧产生不同大小的压力。
由具有公告号10009713A(公告日期1998年1月16日)的日本专利摘要已知,这里两者都是确定用来再冷却的两条并联路径同样各自单独供给,而且一次是通过部分冷凝的路径,另一次仅仅由一在部分冷凝之后连接在中间的集气器的液相供给。也就是说这里一条并联路径也由输入的液相供给。此外不保证,另一条并联路径尽管与前面所述的并联路径汇合不从冷凝器中带走还是气相的冷却剂。这个刚刚最新公开的结构坚持以按权利要求1、6和16的前序部分的现有技术为基础的偏见,必须供给部分冷凝的冷却剂的液相的再冷却路径。
按本发明的方法和按本发明的冷凝器同样以所提到的现有技术水平的原理为基础,在内冷却剂部分冷凝后流动路径分为两条对内冷却剂具有不同影响措施的路径。
此外还有早先的普通方法连同所属的冷凝器,内冷却剂在部分冷凝以后不分叉直接继续输入对冷却剂采取不同影响的并联路径直至达到过冷状态,但是这里过冷区也由先前进行的部分冷凝的液相供给。这里通常的方法在于,在过冷区之前连接一集气器,就像在这一类型的现有技术状况中关于第二条流动路径的情况那样(参见特别是DE-4238853A1以及日本专利摘要J07180930A2,公布日期18,07,1995,和J09166371A2,公布日期24,06,1997)。
根据按权利要求5的方法和按权利要求10的冷凝器的一种相应改进方案预冷凝在空间上在内冷却剂的其他影响之下在所提到的两条并联路径上进行。预冷凝管布置在冷凝器的下部区域内的结构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参见已经提到过的日本专利摘要J07166371A2和J0387572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莱奥空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瓦莱奥空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01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