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机导辊段的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99803509.2 | 申请日: | 199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4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A·维耶尔;W·施米茨;R·哈特曼;C·格尔肯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SMS舒路曼-斯玛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B22D1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铸机导辊段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铸机导辊段的调节方法,所述导辊段具有一个辊段入口侧和一个辊段出口侧以及一对辊架,所述辊架分别支承着至少两个遍及支承区的辊,其中通过一个安装在辊段入口侧上的调节机构和一个安装在辊段出口侧上的调节机构相对地调整所述辊架,而每个调节机构分别具有两个设置在支承区两侧的液压缸装置。
背景技术
这样的调节方法例如由DE19627336C1公开了。
在金属连铸且尤其是带钢连铸时,通过带许多支承辊的辊道抽出并支承凝固的铸坯。为了能确保尽可能准确地引导铸坯,如DE19627336C1所述的辊道被分成许多可独立调整的导辊段。
在尚留有连铸热量并因此芯部尚未完全凝固的金属铸坯中,可能会出现隆弯。当这样的隆弯经过导辊段时,对导辊段施加了比以前更大的力。这可能在其他情况下导致辊段损坏。另外,隆弯在继续加工金属铸坯时必须被消除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调节方法以供人们使用,可以借助该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避免过大的力作用损坏导辊段并还可以尽可能地消除隆弯现象。
如此完成上述任务,即,液压缸装置不仅是位置可调的,而且是压力可调的,通过液压缸装置并在由其中一个辊引导的金属铸坯上调节辊位以调整所述辊,当在各自的液压缸装置中的压力达到一个液压缸极限值时,使液压缸装置从位置调整工作状态转换到压力调整工作状态。
当在同一调节机构的其它液压缸装置中的压力达到液压缸极限值时,最好也使液压缸装置从位置调整工作状态转换到压力调整工作状态。这尤其是主要造成了每个调节机构的两个液压缸装置的同步。
当在调节机构的液压缸装置中的总压力值超过一个调节机构极限值时,使一个调节机构的液压缸装置从位置调整工作状态转换到压力调整工作状态,从而可以简单地避免辊的超负荷。
当在液压缸装置中的总压力值超过一个导辊段极限值时,使该导辊段的液压缸装置从位置调整工作状态转换到压力调整工作状态,同样可以避免导辊段的超负荷。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调节机构在从位置调整状态转换到压力调整和/或力调整状态后在金属铸坯和辊之间造成了永久的形状配合。通过这个措施,避免了金属铸坯的隆弯和可能出现的破裂。在金属铸坯与导辊之间的形状配合确保了导辊转动和其最佳的冷却。另外,这种形状配合造成在导辊之间连续地输送金属铸坯。
液压缸极限值、调节机构极限值和导辊段极限值最好是可以参数化的,以使它们能够适应于导辊段的结构情况。
从以下对一个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到了其它优点和细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连铸机的导辊段;
图2示出了导辊段控制调节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描述
如图1所示,连铸机导辊段具有两个辊架1、2,每个辊架带六个辊3。辊3遍布在整个支承区4内。辊架1、2的辊3在支承区4内贴靠着金属铸坯5(在此是带钢5)地调节所述辊架。金属铸坯5在辊端入口侧6进入导辊段并在辊段出口侧离开导辊段。
辊架1、2通过两个调节机构相连。其中一个调节机构具有两个液压缸装置8、9,这两个液压缸装置在支承区4的两侧设置在辊段入口侧6。另一个调节机构具有两个液压缸装置10、11,它们在技承区4的两侧设置在辊端出口侧7。可以借助调节机构而相对地调整辊架1、2。
每个液压缸装置8-11不仅是位置可以调节的,而且其压力也是可调的。如图2所示,每个液压缸装置8-11配备有压力传感器12、13和位置传感器14。这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被传递给计算机15。因而,计算机15计算出用于也液压缸装置8-11的调节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传递给调节阀16,从而根据调整参数移动液压缸装置8-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S舒路曼-斯玛公司,未经SMS舒路曼-斯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03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