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聚烯烃掺混物制备的二次电池隔板和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9814232.8 | 申请日: | 199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32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英;安秉寅;宋宪植;金明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10 | 分类号: | C08L23/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掺混物 制备 二次 电池 隔板 微孔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通过下列步骤制备的微孔膜:
a)通过流延或吹塑将含有两种或多种聚烯烃的掺混物模塑成膜;
b)通过退火或拉伸模塑膜制成微孔膜;
c)在形成孔之前或之后用离子辐射照射对微孔膜表面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中所述掺混物包含熔点相差10℃以上的两种或多种聚烯烃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中所述掺混物包含由高熔点的聚丙烯和低熔点的聚乙烯以1∶9到9∶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中在所述膜的一面或两面用离子辐射进行表面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中离子辐射的表面处理辐照方法通过将含能离子颗粒在真空条件下辐照到膜上而提高了膜的亲水性和/或机械性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中离子辐射的表面处理辐照方法在真空条件下通入反应性气体,通过将含能离子颗粒发射到膜上改善了膜的亲水性和/或机械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微孔膜,其中一种或多种含能离子颗粒选自于电子、氢、氧、氦、氟、氖、氩、氪、空气和N2O。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孔膜,其中一种或多种反应气体选自于氢气、氧气、氮气、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四氟化碳、甲烷和N2O。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膜,其中离子辐射选自离子、咖吗(γ)射线、等离子体、电子束。
10.一种包括下列步骤的制备微孔膜的方法:
a)通过使用T-模挤出机或吹塑将含有两种或多种聚烯烃的掺混物模塑成膜;
b)通过退火或拉伸模塑膜制备微孔膜;
d)在形成孔之前或之后用离子辐射照射对微孔膜表面进行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微孔膜的方法,其中所述掺混物包含熔点相差10℃以上的两种或多种聚烯烃混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微孔膜的方法,其中所述掺混物包含由高熔点的聚丙烯和低熔点的聚乙烯以1∶9到9∶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微孔膜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膜的一面或两面用离子辐射进行表面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微孔膜的方法,其中离子辐射的表面处理辐照方法通过将含能离子颗粒在真空条件下辐照到膜上而提高了膜的亲水性和/或机械性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微孔膜的方法,其中离子辐射的表面处理辐照方法在真空条件下通入反应性气体,通过将含能离子颗粒发射到膜上改善了膜的亲水性和/或机械性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制备微孔膜的方法,其中一种或多种含能离子颗粒选自于电子、氢、氧、氦、氟、氖、氩、氪、空气和N2O。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微孔膜的方法,其中一种或多种反应气体选自于氢气、氧气、氮气、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四氟化碳、甲烷和N2O。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微孔膜的方法,其中离子辐射选自离子、咖吗(γ)射线、等离子体、电子束。
19.含有如权利要求10制备的微孔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隔板或碱性二次电池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42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状化妆品
- 下一篇:无触点电子模块、带有该模块的芯片卡及制造该模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