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轮胎外胎的方法和由此获得的外胎有效
申请号: | 99814959.4 | 申请日: | 199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31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雷纳多·卡雷特;毛里奇奥·马纪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耐力轮胎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10 | 分类号: | B29D30/10;B29D30/48;B60C9/02;B60C15/00;B60C15/0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轮胎 外胎 方法 由此 获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机动车轮胎外胎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覆盖在一个环形支撑上周向分布的细长区段制成至少一个外胎垫层,每个所述的细长区段围绕环形支撑的横截面轮廓以U形构形延伸,以限定两个在一个轴向互相间隔开的侧部,而且一个顶部在一个径向外部位置在侧部之间延伸;在接近所述至少一个外胎垫层的周向内边的一个区域施加环形加固结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轮胎的外胎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外胎垫层,外胎垫层包括围绕一个几何转轴周向分布的细长区段,每个所述的细长区段围绕外胎结构的横截面轮廓以U形构形延伸,以限定两个在一个轴向互相间隔开的侧部,而且一个顶部在一个径向外部位置在侧部之间延伸;至少两个环形加固结构位于接近所述至少一个外胎垫层的各个周向内边上。
制造机动车车轮轮胎涉及形成一个外胎结构,外胎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外胎垫层,垫层基本形成为一个环形构形,并且其轴向相对的侧边与称为“胎圈芯”的各个环形周向无延展性加固件配合。
一个带结构在一个周向外部位置施加到外胎结构上,带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形状如闭合环形状的带层,带层通常由织物或金属索制成,这些索可以相对于彼此以及属于相邻外胎垫层的索适当定位。
然后通常包括一个厚度适当的弹性材料层的胎纹块在其一个周向外部位置上施加在带结构上。
应该指出的是,对于本发明,术语“弹性材料”表示一种橡胶混合物,它是一种由至少一种基础聚合物适当地混有各种类型的加固填充体和/或工艺添加剂而制成的组件。
最后,在制造的轮胎相对的侧边上施加一对侧壁,每个侧壁覆盖包括在一个接近胎纹块相应的侧边的所谓的肩区以及一个位于相应的胎圈芯上的所谓的胎圈之间的轮胎的一个侧部。
根据传统的生产方法,基本上所有上述部件都首先彼此单独制造,然后在一个轮胎制造步骤中组装。
例如,为了制造与胎圈芯有关的外胎垫层以形成外胎结构,首先需要通过一个挤压和/或砑光过程生产一个包括纵向设置的连续织物或金属层的硬化构造。此硬化构造传递到一个横向切割操作以产生预定尺寸的长度,这些长度随后连接在一起以产生一个连续的具有横向设置平行层的带状半成品。
然后这种制造的物品被切割成区段,其长度与要制造的周向延伸有关。
已经提供了一些生产方法,这些方法并非求助于生产半成品,而是在轮胎制造过程中直接制成外胎结构。
例如,美国专利5,453,140在此提供了一个在本领域最相关的例子,它公开了一种从之前缠绕在一个辊子上的单独的索开始形成一个外胎垫层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上述专利所述的方法和设备,在设备的每个操作循环从辊子上由动力驱动的惰性辊子拉出并由一个气动张紧系统张紧的索被切割成预定的尺寸,以取得预定长度的区段。
索区段由一个安装在围绕动力驱动滑轮的带上的拾取件拾取,然后横向放置在一个环形支撑的外表面上。
然后区段端部由在环形支撑相对侧边上操作的带型的弯曲件配合,用于由类似手指沿区段侧部作用的滑动件将索区段径向施加在环形支撑上。
重复上述的操作循环导致覆盖许多周向并排设置的索区段,直到整个环形支撑的周向延伸被覆盖。
必要的是,环形支撑之前涂有一层具有双重功能的生橡胶,即一方面粘接覆盖在其上的索以方便地将其保持在一个固定位置,另一方面在成品轮胎中构成一个密闭的内衬里。
由此生产方法得到的轮胎具有一个外胎结构,其中外胎垫层包括各个索,每个索具有两个轴向彼此间隔开而在轮胎转轴径向定位的侧部,以及一个在侧部之间的一个径向外部位置延伸的顶部。
在外胎结构制造范围中,还公知的是接近每个轮胎胎圈,形成一个外胎垫层的各个索的相对端以一种交错的序列放置在相对于构成所述胎圈芯的一个环形加固件轴向相对的位置上,环形加固件表现为一个顶冠的形式,构成径向彼此叠置在其上的线圈,如专利EP0664231和专利US5,702,548中所述。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所有形成外胎垫层的索都基本沿抵抗各个胎圈弯曲的中性轴设置。在此情况下,胎圈的结构强度必须依赖于加入胎圈结构中的非常硬的弹性材料的填充嵌入物的硬度,其性能由环境因素和在通常操作中产生的应力引起的温度改变而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耐力轮胎公司,未经倍耐力轮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4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