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炉中的解冻法无效
申请号: | 99816476.3 | 申请日: | 199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4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P·特恩格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而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68 | 分类号: | H05B6/6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张志醒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炉 中的 解冻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微波炉中加工冰冻食物的方法以及所用的微波炉。
技术现状
传统上,结冻食物是通过在其外部施加热量而使其解冻的。和这一技术相联系的问题是它需要较长时间,因为热量只能通过热传导加到食品内部。另外一个问题是当食物的表面层被解冻时,它就起一个绝热层的作用,因为解冻的食物比起结冻食物来具有低得多的导热率。
微波炉通常同时用于已解冻的和结冻的食物。微波炉利用频率为2.45GHz(千兆赫)的微波来加热食物。利用微波炉来解冻食物使它能够将能量加到结冻食品的中心部位,因为微波能够通过食物而传播即使它们会衰减。
与在微波炉中解冻食物相关联的一个问题是食物可能被不均匀地加热以致于有些部分变得烫手而食品的其余部分则仍然结冻。这导致解冻的食物被烧热和烧焦。
美国4,453,066说明了一种方法和一种设备,用来在炉腔内解冻结冻的食物。该方法分为几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包括将连续的微波能量馈送进炉腔,其功率在450到600瓦之间,其时间则取决于食品的重量。在第一步之后跟着第二步,在第二步中炉腔中不再送入微波能量。在第二步期间,食品的温度趋于一致。在第三步,平均功率明显较低的微波能量被送入炉腔,其时间取决于食品的重量。
PCT申请PCT/JP98/00065说明了一种在微波炉中解冻食物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微波能量至少在冰和水的相变阶段这一时间内是无规则地脉动的。微波的平均功率较低以避免使食物过热。
和已有技术相关联的问题是解冻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例如利用按照上面所说的美国专利的方法要使560克绞碎肉末解冻需要超过10分钟。微波炉的用户曾表示过这样的希望,即解冻应该快速。因此,存在这样一种需要,即在微波炉中解冻食物的方法,它要比现有方法更快。与此同时,有必要避免在食品中有过热的区域。
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在微波炉中快速解冻结冻的食物,而避免使食品的某些区域过热。
这个目的是通过具有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特征的方法和微波炉实现的。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和微波炉涉及对结冻食品的加工,其重量最好超过0.1到0.2千克。
本发明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在食物表面解冻前将尽可能多的微波能量送入食物中。
本发明的一个出发点是这样一种见解,那就是结冻食品的加热部分是因为吸收的微波能量而部分是因为比较热的周围空气加热了食品的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基本思路是在两个时间间隔中提供大量的高功率微波能量以使相当大量的一部分食品在第二间隔的结束时被解冻。
令人意外的是已经发现有可能而且有利地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微波能量,由此可在表面层解冻之前在食物内部吸收相当数量的能量。
微波在解冻食物中比起结冻的食物来有明显地短得多的穿透深度。因此,当表面层解冻时它吸收大部分进入的微波能量,导致对表面层的加热。因此,重要的是在解冻开始时食品是结冻的而尤其重要的是食品的表面层是结冻的。
发明者终于认识到,使用目前的具有均匀的场分布的微波炉,有可能在一个短时间内将大量的微波能量送进食品中而不会使它局部过热。
本发明能够明显地缩短解冻时间,尤其是对重量高达限定重量0.4到0.6千克的食物。
然而,本发明对别的重量同样能够节省相当多的时间。
用于解冻结冻食物的微波炉包括一个产生微波的微波源,一个炉腔和一个控制单元。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来对其重量的范围为从0.1到0.2千克的较低重量到限定重量的食物实现解冻的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向控制单元提供输入信号,它含有关于食品重量的信息且最好还有它的品种的信息;
控制单元使微波源将微波在第一时间间隔内送入到炉腔内,其平均功率超过400W,优选的是超过600W,更有利的是超过800W,在这第一时间间隔内提供给炉腔的总微波能量要每克食物超过50J,优选的是每克食物超过80J,而更有利的则是每克食物超过120J;
控制单元使微波源在跟随在第一时间间隔后的等待时间段中送掉;
控制单元使微波源在第二时间间隔内将微波送入到炉腔内,其平均功率超过400W,优选的是超过600W,更有利的是超过800W,在这第二时间间隔内提供给炉腔的总微波能量要每克食物超过40J,优选的是每克食物超过60J,而更有利的是每克食物超过90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而浦有限公司,未经惠而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9816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类型固体聚合物离聚物传感器和传感器单元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