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细孔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4591.0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瞿美臻;李星;周固民;牛洪;张庆堂;于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0 | 分类号: | H01M4/00;H01M4/04;H01M4/58;H01M4/48;C01D15/00;C01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微细孔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碳纳米管等纳米碳材料为孔道模板,通过固相法或者溶胶-凝胶法制备内部均匀分散着模板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再通过氧化反应将模板材料去除,获得具有微细孔结构的电极材料。该微细孔结构电极材料因与电解液接触面积大、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迁移路径短而适合高倍率充放电。该微细孔结构电极材料可以是LiCoO2、LiNiO2、Li(Ni1/3Co1/3Mn1/3)O2、LiMn2O4、LiFePO4等正极材料或者是Li4Ti5O12、SnO2等负极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 结构 锂离子电池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包括各种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颗粒具有微细孔结构,微细孔的孔道直径在0.5-500nm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9459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