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86889.4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5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曹茹雄;曹敏;林仲德;官大明;许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8;H01L27/12;H01L27/09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晨;吴世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包括局部应变条的半导体元件。凹槽形成于栅极电极的相对侧边,因此,凹槽通过闲置间隙壁与栅极电极偏移,于凹槽中填入应力导引层;移除闲置凹槽,并形成轻掺杂漏极。接着,形成新的间隙壁,且使应力导引层产生凹陷,可进行一个或是多个注入步骤,以形成源极/漏极区。在一个实施例中,PMOS晶体管可和一个或多个NMOS晶体管形成于相同的基底上,亦可于PMOS晶体管和/或NMOS晶体管上方,形成双蚀刻停止层。本发明利用不同属性的应力层接触邻近的电流沟道来增加元件性能。可减少结漏电流,并且通过使源极/漏极区形成凹槽和增加硅化物形成面积,增加硅化区的接触面积,并降低电阻。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元件 | ||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元件,包括:基底;第一栅极电极,位于所述基底上;多个第一间隙壁,位于所述第一栅极电极两侧的基底上;多个第一源极/漏极区,位于所述第一栅极电极两侧的基底中,所述多个第一间隙壁延伸至少部分的所述多个第一源极/漏极区上方,延伸超出所述多个第一间隙壁的第一源极/漏极区是凹陷,因此定义多个第一凹槽部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8688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错的多功能喷淋头
- 下一篇: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