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炉炉壳用钢板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15384.6 | 申请日: | 200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元春;杨春卫;刘印良;吴光蜀;周金明;张炜星;许晓东;白学军;沈一平;王东柱;王森;孙硕猛;石磊;杨建平;朱志远;霍常浩;沈开照;王立坚;刘晓辉;田士平;隋鹤龙;麻庆申;姜中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7/00 | 分类号: | B23P17/00;B22D11/128;B21B1/38;B21B37/74;C21D9/00;C21D1/28;C22C3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066326河北省秦皇岛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炉炉壳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属于中厚钢板生产技术领域。生产工艺为:钢水经转炉冶炼、LF、RH炉处理后,通过浇铸得到质量合格的250mm连铸坯,然后将连铸坯加热至1150~1300℃,在炉时间200-300min,出炉后经高压水除鳞,进入4300mm轧机进行轧制,钢板轧后水冷,终冷温度为670~720℃,水冷后的钢板下线堆36~48小时后进行正火处理,正火温度890~930℃,冷却方式为空冷。优点在于,钢板成材率较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工艺流程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炉壳用 钢板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炉炉壳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为:钢水经转炉冶炼、LF、RH炉处理后,通过浇铸得到质量合格的250mm连铸坯,然后将连铸坯加热至1150~1300℃,在炉时间200-300min,出炉后经高压水除鳞,进入4300mm轧机进行轧制,轧制时采用两阶段轧制,第一阶段在1000~1150℃之间完成,展宽道次最大轧制速度为1.0~3.0m/s,纵轧道次最大轧制速度为2.0~4.0m/s,最大轧制力矩为2000~3000kNm,第二阶段在800~950℃之间完成,最大轧制速度为2.0~4.0m/s,成品钢板厚度在50-80mm范围内,其控温厚度为成品厚度的1.5~2倍,成品钢板厚度为80-90mm其控温厚度为150~180mm;钢板轧后水冷,终冷温度为670~720℃,钢板轧后立即水冷,终冷温度为670~720℃,水冷后的钢板下线堆36~48小时后进行正火处理,正火温度890~930℃,在炉时间(1.3~1.6)t+5~20min,t为钢板厚度,其单位是mm,冷却方式为空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1538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式压滤脱水工艺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