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层压芯片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80935.7 | 申请日: | 200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朴寅吉;黄舜夏;金德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诺晶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朴寅吉;黄舜夏;金德熙 |
主分类号: | H01G4/40 | 分类号: | H01G4/40;H01G4/35;H01G4/232;H01C1/148;H01C7/00;H01C7/18;H01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始与***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关于根据期望目的通过结合不同元件的方法制作具有期望电性质的层压芯片元件。更详细说,本发明是关于具有优良高频特性的层压芯片元件,并通过控制层压芯片元件的电容和感应系数至预期值而制作层压芯片元件。本发明制作的层压芯片元件包括至少一块位于第一和第二导电层之上的第一电路板,其中第一和第二导电层相互分离与第一电路板的两端点处于同一方向、至少一块位于第三导电层之上的第二电路板且处于第一电路板的两端点的横面,其中第一和第二导电层的一端点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外接头相连,第三导电层中至少有一端点与第三外接头相接以及第一和第二电路板层压。另外制作的层压芯片元件也可包括至少一块位于第一导电层之上的第一电路板,第一导电层由第一至第三接点组成,第一和第二接点彼此分隔处于第一电路板两端点的方位,第二接点与第一和第二接点彼此相连以便获得预定的感应系数、至少一块位于第二导电层之上的第二电路板且处于第一电路板两端点的横向,其中第一和第二接点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外接头相接,第二导电层中至少一端点与第三外接头相连,第一和第二电路板层压。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层压 芯片 元件 | ||
【主权项】:
1、一种层压芯片元件,其包括多个单元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多对的第一、第二导电图案层的至少一第一电路板,其中每一对的前述第一、第二导电图案层彼此分隔并设置于前述第一电路板之两端点上,每一对的前述第一、第二导电图案层被设置于每一个前述单元元件中;形成有第三导电图案层的至少一第二电路板,其中前述第三导电图案层在前述第一电路板两端点之横向形成于前述单元元件之上方;以及多个电阻图案,对应于前述单元元件而形成于前述第一和第二电路板上;其中前述第一、第二导电图案层之一端点分别与第一、第二外接头相接,其中前述第一、第二外接头分别是输入及输出接头,前述第三导电图案层至少有一端点与第三外接头相接,其中前述第三外接头是接地端,每一个前述电阻图案的两端点分别与前述第一、第二外接头相接,而前述第一和第二电路板被层压,以及一保护绝缘层形成于被层压电路板的其中之一的最上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诺晶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朴寅吉;黄舜夏;金德熙,未经英诺晶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朴寅吉;黄舜夏;金德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8093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诱虫光源
- 下一篇:螺旋电感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