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型电池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5947.8 | 申请日: | 200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3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驹月正人;中泽高志;柚原薰;近藤裕也;藤木崇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04;H01M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常殿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将电极体和电解质收容于具有贯通孔(41)的外装壳体(12)来构成电极组件(20)。在对包围贯通孔(41)的向壳体外部的开口端(41A)的环状部分(Al或Al合金制)施加激光照射处理形成了的熔敷基面(45),直接或隔着预先熔敷在该熔敷基面了的基膜(52)熔敷密封膜(54),由此,临时密封贯通孔(41)。在上述临时密封状态进行了电池组件(20)的初次充电之后,在膜(54)开孔,形成连通壳体(12)的内外的除去气体通路,将壳体(12)内的剩余气体排出到外部。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电池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密闭型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将具备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和电解质收容于外装壳体的形态的密闭型电池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电极体和所述电解质收容于具有贯通孔的外装壳体来构成电池组件的工序;通过在作为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包围所述贯通孔的通向所述壳体外部的开口端的环状部分上所形成的熔敷基面直接或介由预先熔敷于该熔敷基面的基膜熔敷密封膜,以临时密封所述贯通孔的工序,在此,所述壳体中的至少所述环状部分为铝或铝合金制,所述熔敷基面是对所述环状部分实施照射激光以将表面粗化的激光照射处理而成;在临时密封了所述贯通孔的状态下进行所述电池组件的初次充电的工序;和在所述初次充电工序之后,通过在所述膜上开孔形成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外的除去气体通路,从而将该壳体内的剩余气体排出到外部的除去气体工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8012594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