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麻类皱纹面料的生产工艺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9621.1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2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竹园;程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吉源棉麻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C12S11/00;D06L1/14;D06L3/02;D06B2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15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面料的生产工艺与装置领域,尤其是棉麻类皱纹面料的生产工艺及装置,生产工艺为:a.坯布织造过程;b.纳米起皱纹过程;c.退、精、漂过程;d.染色过程;e.后整理过程,装置具有坯布依次通过的纳米处理液箱、加捻装置和轧车装置,起皱装置包括方便坯布移动的导布棍和开幅装置,轧车装置后端连接有分解酵素箱。本发明的优点是降低了强粘纱支皱纹面料的成本达五分之一;使用生物纳米处理液生产制造,完全符合欧美市场的环保;环保成衣洗涤前后皱纹效果永久保持原状,且皱纹形态通过后续的水洗、涂层或印花等过程仍能不变,彻底完全替代了目前流行于市场化纤类的皱纹服饰。 | ||
搜索关键词: | 麻类 皱纹 面料 生产工艺 装置 | ||
【主权项】:
1. 一种棉麻类皱纹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具有如下工艺过程a、坯布织造过程采用梭织或针织的方法根据不同经纬密度、规格的要求织成坯布;b、纳米起皱纹过程将坯布置于纳米处理液中改变其表面性能,然后对其进行起皱过程;c、退、精、漂过程退浆过程,在温度为80℃~90℃的每升含食盐2g~4g和第一退浆酶1g~3g的混合溶液中退浆50~60分钟;精炼过程,在每升含第二退浆酶20g~30g和氧漂助剂2g~4g的混合溶液中精炼140~160分钟;氧漂过程,温度在70℃~80℃的情况下,在每升含过氧化氢1.5g~4g的溶液中氧漂80~90分钟;d、染色过程按常规工艺;e、后整理过程根据需要进行预缩和/或上柔软剂和/或水洗和/或烘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吉源棉麻印染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吉源棉麻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962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簧式加油口小门
- 下一篇:一种含竹炭纤维丝的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