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2OZ厚铜多层线路板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2051.8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东;汤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皆利士多层线路版(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H05K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赵磊;曾旻辉 |
地址: | 5284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OZ厚铜多层线路板的制造工艺,其中内层蚀刻工序中,控制酸性氯化铜蚀刻液中的CU2+浓度为150±20g/l,温度为50±3℃,总酸度为2.8±.6N,比重1.30±0.10,蚀刻速度为1.2±0.3m/min,蚀刻次数为4次;压板工序包括热压步骤和冷压步骤,其中热压时间为200min,系统在第5-95min之间抽真空绝压10mbar,控制最大压板压力为21.42Kgf/cm2,温度为190℃;冷压时间为110min,最大压板压力控制为18.36Kgf/cm2,当预钻孔直径在2.0mm≤D<4.8mm时,使用直径为d≤1.7mm的钻咀预钻2个孔,然后用直径为D的钻咀重钻成孔;当预钻孔直径D≥4.8mm时,使用直径d≤1.7mm的钻咀预钻4个孔,然后用直径为D的钻咀重钻成孔。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了内层板料蚀刻因子,减少了侧蚀效应,压板效果好,钻孔不会出现铜屑塞孔的现象。 | ||
搜索关键词: | 12 oz 多层 线路板 制造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12OZ厚铜多层线路板的制造工艺,包括内层蚀刻、压板和钻孔工序,其特征在于:其中内层蚀刻工序中,控制酸性氯化铜蚀刻液中的CU2+浓度为150±20g/l,温度为50±3℃,总酸度为2.8±.6N,比重1.30±0.10,蚀刻速度为1.2±0.3m/min,蚀刻次数为4次,每次蚀刻后翻转板面一次;在压板工序中,包括热压步骤和冷压步骤,其中热压时间为200min,系统在第5-95min之间抽真空绝压10mbar,控制最大压板压力为21.42Kgf/cm2,温度为190℃;冷压时间为110min,最大压板压力控制为18.36Kgf/cm2;在钻孔工序中,当预钻孔直径在2.0mm≤D<4.8mm时,使用直径为d≤1.7mm的钻咀预钻2个孔,然后用直径为D的钻咀重钻成孔;当预钻孔直径D≥4.8mm时,使用直径d≤1.7mm的钻咀预钻4个孔,然后用直径为D的钻咀重钻成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皆利士多层线路版(中山)有限公司,未经皆利士多层线路版(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9205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液体储箱中安装电容性液面传感器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检测正交信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