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界絮流脱硫除尘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9395.6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4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饶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科蓝环境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界絮流脱硫除尘方法及一种实施该方法的设备,设置筒状的塔体,塔体内由下往上依次分隔成零界絮流反应区、缓冲区和脱水区,于该零界絮流反应区的中轴位置设置一筒状的旋流桶,于所述零界絮流反应区设有一紧贴塔体内壁从而能让气体易于形成旋流的进气管道,该进气管道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旋流桶的底部,将塔体的下盖设置成漏斗状,在下盖的中心位置设置一循环出水管;在旋流桶中添加絮流反应剂,从循环进水管接入水源,絮流反应剂溶解在水中形成泡沫,在旋流桶中形成由泡沫组成的絮流反应柱;含硫含粉尘气体经由絮流反应柱能够得到充分净化,本发明方法巧妙,彻底净化气体,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界絮流 脱硫 除尘 方法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零界絮流脱硫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一筒状的塔体,该塔体内由下往上依次分隔成零界絮流反应区、缓冲区和脱水区,该缓冲区与脱水区之间设置一旋流脱水器,该零界絮流反应区与缓冲区之间的隔板为一漏斗状隔板,于该零界絮流反应区的中轴位置设置一筒状的旋流桶,该旋流桶的顶端与漏斗状隔板密封连接,所述漏斗状隔板的中心位置为一上旋流器,该旋流桶的中部设一下旋流器,于所述零界絮流反应区设有一紧贴塔体内壁从而能让气体易于形成旋流的进气管道,该进气管道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旋流桶的底部,所述上旋流器与下旋流器之间设置一循环进水管,将塔体的下盖为漏斗状,在下盖的中心位置设置一循环出水管;(2)在所述旋流桶中添加能与含硫化学物充分反应的絮流反应剂,从循环进水管接入水源,絮流反应剂溶解在水中形成泡沫,在上旋流器与下旋流器之间形成一由泡沫组成的絮流反应柱;(3)开启电源,使旋流脱水器、上旋流器与下旋流器工作,在塔体内形成上旋气流,气流对絮流反应柱的上升浮力与絮流反应柱所受的重力相等,从而使絮流反应柱不会随水流流走;(4)将需要脱硫除尘的气体通过进气管道导入到塔体内,气体在零界絮流反应区中向下回旋,气体中部分粉尘由于离心力作用被甩到了塔体的下盖上,被水流从循环出水管带走,剩余的气体在上旋流器和下旋流器工作所形成的吸力作用下从旋流桶的底部吸入到旋流桶中,气体经过上旋流器与下旋流器之间的絮流反应柱,气体中的含硫化学物与絮流反应剂反应后产生沉淀物,气体中的粉尘被吸附在絮流反应柱上,沉淀物与粉尘被水流带到塔体底部由循环出水管带走;(5)经过脱硫除尘后的气体回旋着进入塔体中的缓冲区,气体中的水分得到初步的脱离,再通过旋流脱水器充分脱水,然后由设在塔体顶部的出气口排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科蓝环境保护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科蓝环境保护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5939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用户界面自动调整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节能型液态气体汽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