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渣生产乙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300466.2 | 申请日: | 200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玉;赵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玉;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06 | 分类号: | C12P7/0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马铃薯渣生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是:薯渣原料除杂后,加入液化酶,经微波加热熟化液化,双酶糖化,发酵,发酵液真空抽滤,真空减压蒸馏,分子筛脱水获得99.5%乙醇成品,常温下贮藏。对于含纤维素、淀粉等成分的薯渣类原料,首先利用上述方法对添加了液化酶的薯渣原料使用微波熟化液化原料中所含淀粉,再添加糖化酶、纤维素酶继续糖化,固定化酵母菌对糖类成分进行发酵,真空抽滤除渣,真空减压蒸馏出低度乙醇,分子筛脱水制得99.5%乙醇,密封,常温下贮藏。该方法使马铃薯渣原料在70~85℃液化,58~62℃双酶糖化,28~32℃条件发酵,真空抽滤,真空减压蒸馏,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薯渣成分生产乙醇,具有节能、快速、收率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薯渣类(含纤维素、淀粉成分)原料生产乙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生产 乙醇 方法 | ||
【主权项】:
【权利要求1】本发明为一种马铃薯渣生产乙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其步骤如下:(1)原料选择:选用无腐烂、变质的新鲜马铃薯渣为原料。(2)配料:按马铃薯渣:水=1∶2.0~5.0(W/W)配料,液化酶(4000u)按原料量的0.1~0.5%加入,CaCl按原料量的0.01~0.02%加入,均匀混合原料。(3)微波加热糊化液化:将配好的马铃薯渣原料装入耐热塑料容器中,10段火力加热升温至70~85℃,时间5~30min,液化结束后降温至60~62℃左右。(4)双酶糖化:糖化酶(20000u)按原料量的0.1~0.3%加入,纤维素酶(50000u)按原料量的0.1~0.5%加入,均匀混合原料,温度58~62℃,糖化4~8h。(5)发酵:将糖化后的原料,装入发酵罐中,加入固定化的LZYK801酵母菌5~10%,温度28~32℃,发酵3~5d。罐中产生气泡量减少及料液pH变化趋于稳定,发酵结束。具体发酵时间根据料温发酵过程中的情况变化而定。(6)真空抽滤:从发酵后的原料中取出固定化酵母柱,再次活化后利用,发酵液在0.06~0.07MPa压力下真空抽滤,残渣作为蛋白饲料原料。(7)蒸馏:滤液装入真空蒸馏罐中减压蒸馏,保持温度50~55℃,维持真空度0.06~0.07MPa,蒸馏2~4h。蒸馏至料液体积约1/10可停止蒸馏。(8)分子筛脱水:95%乙醇液进入再生吸附式干燥机中,两个双联机筒里装满干燥剂分子筛。两个机筒轮流接通和关闭乙醇液流,交替运行干燥和再生。25℃下,95%乙醇液体持续接触干燥的3A分子筛吸附剂脱水成为99.5%乙醇。乙醇液体装入洁净的玻璃瓶中,密封,即为乙醇成品,常温下贮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玉;兰州大学,未经李红玉;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30046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