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新型配气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3729.7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彭昌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昌其;李骏波;李明 |
主分类号: | F01L1/18 | 分类号: | F01L1/18;F01L1/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8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摩托车发动机新型配气机构。其主动正时齿轮与从动轮正时齿轮之间连接链条;在从动轮正时齿轮的后侧同轴安装有前凸轮和后凸轮;下进气摇臂和下排气摇臂均为L型结构,下进气摇臂和下排气摇臂分别在拐角处铰接在支撑点上;下进气摇臂下端与前凸轮铰接,下进气摇臂的上端与进气顶杆的下端铰接,进气顶杆上端连接进气摇臂的内端,进气摇臂的外端与进气门调节螺钉相连接;下排气摇臂下端与后凸轮铰接;下排气摇臂上端与顶杆下端铰接,顶杆上端连接排气摇臂的内端,排气摇臂的外端连接排气门调节螺钉。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同类装置存在的噪音大、提速慢、功率低、震动大、启动阻力大、张紧轮容易磨损、进气效率低、扭矩小、汽缸温升高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发动机 新型 机构 | ||
【主权项】:
摩托车发动机新型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摇臂(2)、进气顶杆(3)、下进气摇臂(4)、前凸轮(5)、从动轮正时齿轮(6)、主动轮正时齿轮(8)、排气摇臂(15)、排气顶杆(16)、下排气摇臂(17)、后凸轮(18);主动轮正时齿轮(8)与从动轮正时齿轮(6)之间连接链条(7);在从动轮正时齿轮(6)的后侧同轴安装有前凸轮(5)和后凸轮(18);下进气摇臂(4)和下排气摇臂(17)均为L型结构,下进气摇臂(4)和下排气摇臂(17)分别在拐角处铰接在支撑点上;下进气摇臂(4)下端与前凸轮(5)铰接,下进气摇臂(4)的上端与进气顶杆(3)的下端铰接,进气顶杆(3)上端连接进气摇臂(2)的内端,进气摇臂(2)的外端与进气门调节螺钉(1)相连接;下排气摇臂(17)下端与后凸轮(18)铰接;下排气摇臂(17)上端与排气顶杆(16)下端铰接,排气顶杆(16)上端连接排气摇臂(15)的内端,排气摇臂(15)的外端连接排气门调节螺钉(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昌其;李骏波;李明,未经彭昌其;李骏波;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29372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