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原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7576.X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6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静;管潇;毕颖楠;张莉;郝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33/53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38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原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其包含步骤:1)将经抗体修饰的免疫微珠装填于免疫识别/富集腔中;2)将待测样品溶液引入免疫识别/富集腔,被免疫微珠识别、捕获和富集;3)将裂解剂、生物发光试剂分别传输至免疫识别/富集腔中,与富集的病原微生物发生裂解反应和生物发光反应,生成发光复合物;4)用缓冲溶液洗脱步骤3)产生的发光复合物,通过发光检测,分析待测样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该方法在同一微流控芯片上实现了病原微生物的分选/富集、内涵物裂解、生物发光反应和定量检测,不仅减少了样品和试剂的消耗量,而且避免了多个分析步骤或过程导致的操作繁琐、分析时间过长和样品损失,提高了分析速度、检测准确度和灵敏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原微生物 分析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病原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1)取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微流控芯片进行检测,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盖片和基片,盖片和基片封接贴合,盖片上设置有两条流体传输通道、六边形免疫识别/富集腔、生物发光检测单元和两个储液池,免疫识别/富集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流体传输通道连通,第一储液池与第一流体传输通道连接,第二储液池与第二流体传输通道连接,第一、二储液池分别位于芯片的两端,储液池与外部传输装置相连,生物发光检测单元位于第二流体传输通道的末端或第二储液池,第二流体传输通道与免疫富集腔间为台阶状;2)将经抗体修饰的免疫微珠装填于步骤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中的免疫识别/富集腔中;3)将待测样品溶液通过流体传输单元引入免疫识别/富集腔中,被免疫微珠识别、捕获和富集,所述待测样品中被分析的病原微生物浓度为101-105cfu·μL-1,待测样品的用量为1-10μL/次;4)将裂解剂、生物发光试剂分别传输至免疫识别/富集腔中,与富集的病原微生物发生裂解反应和生物发光反应,生成发光复合物;5)用缓冲溶液洗脱步骤4)产生的发光复合物,通过发光检测,定量分析待测样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所述发光检测按步骤1)所述的生物发光检测单元中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0757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