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不等强波系与前机身一体化Bump进气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4882.2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郭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7/04 | 分类号: | F02C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1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实现不等强波系与前机身一体的Bump进气道的方法,涉及超声速进气道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第一步:进气道波系采用基于不等强波系的外压式两波系结构,进气道激波系的总压恢复系数为σs=σ1·σ2,其中σ1、σ2分别为锥形激波、正激波的总压恢复系数;第二步:锥形激波形成的半锥角为δc的圆锥在超声速流中产生第二半锥角为β的第二锥形激波;第三步:令进气道进口鼓包高度为h,当地附面层厚度为δ,h/δ=2~2.5,对第二步生成的鼓包压缩面进行缩放,满足实际尺寸要求;第四步:进气道唇口采用保形和后掠唇口设计。本发明实现了减小进气道喉道马赫数,提高进气道性能,使进气道唇口后掠角与鼓包压缩面最大转折角、进口正激波角度相一致,可以增大总压恢复系数曲线、降低阻力系数的目的道。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不等 强波系 机身 一体化 bump 进气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实现不等强波系与前机身一体化Bump进气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速来流(1)在鼓包压缩面(2)的头部产生一道锥形激波(3),在进气道唇口(4)前形成一道正激波(5);第一步:进气道波系采用基于不等强波系的外压式两波系结构,进气道激波系的总压恢复系数为σs=σ1·σ2,其中σ1、σ2分别为锥形激波(3)、正激波(5)的总压恢复系数,按等波强配波理论分析,两道波的波强相等时总压恢复系数最高,为最佳波系;第二步:半锥角为δc的圆锥(6)在超声速流中产生半锥角为β的锥形激波(3),锥形激波(3)的圆半径为R,用距圆锥轴线距离d的平面(7)截锥形激波(3),其中d<R,从截取平面(7)与锥形激波交线(8)上每一点向后发出的流线构成鼓包压缩面;第三步:令进气道进口鼓包高度为h,当地附面层厚度为δ,进气道进口鼓包高度h和当地附面层厚度δ之间满足关系式h/δ=2~2.5,对第二步生成的鼓包压缩面进行缩放,满足实际尺寸要求;第四步:进气道唇口采用保形和后掠唇口设计,进口唇缘大部分与圆锥激波面贴合,唇口后掠角分别与鼓包压缩面最大转折角、进口正激波角度相一致,以增大总压恢复系数曲线、降低阻力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3488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