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携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SV-1 BAC系统的构建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14586.5 申请日: 2010-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1979598A 公开(公告)日: 2011-02-23
发明(设计)人: 郑春福;李友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5/63 分类号: C12N15/63;C12N15/65;C12N15/38;C12N7/01;C12Q1/70;C12Q1/66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1***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SV-1BAC系统的构建方法,步骤是:A、构建系统:(1)根据HSV-1F株序列设计引物;(2)构建转移载体;(3)构建重组病毒;(4)噬斑纯化;(5)重组病毒的鉴定:(6)构建重组BAC;(7)重组病毒的拯救;(8)生长曲线测定;B、构建Luciferase稳定表达系统:(1)设计扩增Luciferase-Hygr引物;(2)用高保真KOD酶扩增片段;(3)将pHSV-1BAC电转化到E.coliDY380中;(4)取回收的DNA片段电转化到pHSV-1BAC/DY380电转化感受态细胞中;(5)鉴定;(6)挑取DY380单克隆;(7)BAC质粒提取;(8)病毒拯救;(9)将HSV-1BACLuc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在体外对病毒进行半定量。方法易行,操作简便,既可在体外对病毒基因组进行修饰,又可在体外对病毒粒子进行半定量。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携带 荧光 报告 基因 hsv bac 系统 构建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携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SV‑1 BAC系统的构建方法,其步骤是:A、构建HSV‑1 BAC系统:(1) 根据HSV‑1 F株序列设计含HSV‑1 UL37和UL38同源臂和BAC载体序列的引物,其序列为:UL37 forward:TAggatccGAGCTGCAGCAGGCTGGAG;UL37 reverse:CCGaagcttATAACTTCGTATAGCATACATTATACGAAGTTATAAGTGGCCGTATAACACCC;UL38 forward:CGCaagcttATAACTTCGTATAATGTATGCTAT ACGAAGTTATAAGTCCCGGCATCCCGTTCG;UL38 reverse:ATggatccGCCCAAACAGCCGCTCCAG;(2) 构建转移载体pUSF6: a) 用高保真酶KOD以及上述引物使用PCR扩增UL37和UL38臂,分别用回收试剂盒回收;UL37臂 PCR产物经BamHⅠ酶切后试剂盒回收,pBluescript SK+(pBSSK)载体用BamHⅠ和EcoRⅤ双酶切后试剂盒回收,上述片段经连接转化构建重组质粒pBSSK‑UL37,然后用SacⅠ酶切后用T4 DNA聚合酶补平,然后用BamHⅠ酶切,回收后的片段与同样用BamHⅠ酶切后回收的UL38臂片段连接,构建pBSSK‑UL37‑UL38质粒;b)BAC载体pUSF5用HindⅢ酶切后用碱性磷酸酶进行去磷酸化;pBSSK‑UL37‑UL38质粒经HindⅢ酶切后,通过1.5%质量体积比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切胶,试剂盒回收UL37‑UL38片段,与经CIP处理过的pUSF5载体进行连接,构建转移载体pUSF6;  (3)构建HSV‑1 BAC重组病毒:a)将pUSF6用BamHⅠ线性化,试剂盒回收;b) 取2 mg pUSF6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非洲绿猴肾细胞,然后用野生型F株HSV‑1(wt HSV‑1 F)进行感染,选择表达绿色荧光的噬斑即为重组型;  (4) 重组病毒的噬斑纯化:将绿色荧光的噬斑进行10、100、1000倍稀释后分别感染新鲜的单层Vero细胞,挑取只表达绿色荧光的噬斑,重复此过程2~3次直到最终病毒感染的细胞全部表达绿色荧光,为HSV‑1 BAC;  (5)重组病毒的鉴定:以纯化的HSV‑1 BAC重组病毒感染Vero细胞,提取病毒基因组,然后用HindⅢ和EcoRⅠ进行酶切鉴定;(6)构建穿梭型的重组BAC: a) 扩增HSV‑1 BAC重组病毒,测定病毒滴度,以10 m. o. i.的HSV‑1 BAC病毒感染Vero单层细胞2~3 h后,刮取细胞,提取环状病毒基因组;b) 环状病毒基因组经透析后,电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电转化感受态细胞中,均匀涂在12.5 mg/ml有氯霉素抗性的LB固体培养基上,37 ℃培养过夜;c) 挑取单个克隆,37 ℃培养过夜,碱裂解法小量提取BAC质粒,经HindⅢ酶切分析,选择与预期条带相符的克隆作为候选克隆,为pHSV‑1 BAC;(7) vHSV‑1 BAC重组病毒的拯救:a)按照NucleoBond的BAC质粒提取试剂盒说明书,500 ml过夜培养的菌液用于提取pHSV‑1 BAC质粒,最后用200 mL ddH2O溶解;b)取1~2 mg pHSV‑1 BAC电转染到Vero细胞中,2~3天后观察到表达绿色荧光的噬斑,为vHSV‑1 BAC;(8)BAC骨架的切除:取pHSV‑1 BAC质粒1~2 mg与0.5 mg的Cre重组酶表达质粒pGS403同时电转染到Vero细胞中,2~3天后观察到同时有表达绿色荧光和不表达绿色荧光的噬斑,用步骤(4)所描述的噬斑纯化方法纯化出不表达绿色荧光的病毒,为HSV‑1 lox;(9)野生型及重组病毒生长特性的鉴定:用噬斑检测法同时测定wt HSV‑1、HSV‑1 BAC、HSV‑1 lox和HSV‑1 BAC Luc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结果各重组病毒和野生型病毒表现出几乎一致的生长曲线,表明BAC载体的插入并没有改变病毒的生长特性,这种构建的HSV‑1 BAC系统进一步用来对病毒基因组进行改造或修饰;B、构建Luciferase稳定表达的HSV‑1 BAC系统:(1) 设计扩增Luciferase‑Hygr表达盒的PCR引物,引物5’端包含UL3与UL4基因间隔区的各40 bp的序列,用于同源重组,引物3’端包含Luciferase‑Hygr表达盒19 bp的序列,用于扩增Luciferase‑Hygr片段,其序列为:Luc‑Hyg forword:CCGAGATAACGTCATGCTGGCCTCGGGGGCCGAGTAACCGCGAGCTCTTACGCGTGCTALuc‑Hyg reverse:TGCCACCCCCCCTGCGGGCGGTCCATTAAAGACAACAAACTCAGGCGCCGGGGGCGGTG;(2) 用高保真KOD酶以及上述引物PCR扩增Luciferase‑Hygr片段,用回收试剂盒回收,回收后的片段用DpnⅠ消化后再次用试剂盒回收,双蒸水洗脱DNA片段;(3) 将pHSV‑1 BAC电转化到E. coli DY380中,32 ℃培养24~48 h,挑取单个克隆制备pHSV‑1 BAC/DY380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4)取回收的Luciferase‑Hygr DNA片段200 ng电转化到pHSV‑1 BAC/DY380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中,涂在氯霉素和潮霉素双抗性的LB琼脂平板上32 ℃培养过夜;(5) 挑取单个克隆用PCR进行鉴定,对PCR阳性的克隆用碱裂解法提取BAC质粒,然后用HindⅢ进行酶切鉴定,与预期条带相符的克隆作为候选克隆,为pHSV‑1 BAC Luc;(6) 挑取pHSV‑1 BAC Luc/DY380单克隆,每天传代一次,连续传代20天,在传代后的2、4、6、8、10、12、14、16、18、20天分别提取其BAC DNA用HindⅢ酶切后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7) 按照NucleoBond的BAC质粒提取试剂盒说明书,500 ml过夜培养的菌液用于提取pHSV‑1 BAC Luc质粒,取1~2 mg pHSV‑1 BAC Luc质粒电转染到Vero细胞中,2~3天后观察绿色荧光噬斑的表达,为HSV‑1 BAC Luc;(8) 将HSV‑1 BAC Luc重组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同时用噬斑检测法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所构建的重组BAC系统用来在体外对病毒进行半定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1458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