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3403.2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3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鹏;牛高产;贾尚雨;刘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G5/02 | 分类号: | F02G5/02;H02K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黄磊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相连接的热气机单元和飞轮电池单元,热气机单元中冷却腔和膨胀腔分别设于机械功输出轴的两端,冷却腔和膨胀腔内部分别通过转子将冷却腔和膨胀腔各分成3个独立的气腔,冷却腔和膨胀腔中相应的两个气腔之间通过水冷换热器和回热器相连接,加热气管与膨胀腔连接;飞轮电池单元中转动轴与机械功输出轴连接,转动轴两端分别设置轴承,定子线圈设于转动轴中部,定子线圈两侧分别设有带永磁体飞轮转子,转动轴、轴承、飞轮转子和定子线圈分别设于电池外壳内。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汽车尾气直接排放所造成的大量热散失的问题,在大范围提高汽车热效率、使汽车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同时,也减少了大量废气的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余热 发电 系统 | ||
【主权项】:
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热气机单元和飞轮电池单元,所述热气机单元包括冷却腔、膨胀腔、回热器、水冷换热器、加热气管和机械功输出轴,冷却腔和膨胀腔分别设于机械功输出轴的两端,冷却腔和膨胀腔内部分别通过转子将冷却腔和膨胀腔各分成3个独立的气腔,冷却腔和膨胀腔中相应的两个气腔之间通过水冷换热器和回热器相连接,按照气流方向,膨胀腔、回热器、水冷换热器和冷却腔依次连接,加热气管与膨胀腔连接,膨胀腔内每个独立的气腔对应一束加热气管;所述飞轮电池单元包括转动轴、轴承、飞轮转子、定子线圈和电池外壳,转动轴与机械功输出轴连接,转动轴两端分别设置轴承,定子线圈设于转动轴中部,定子线圈两侧分别设有飞轮转子,各飞轮转子与定子线圈靠近的一侧设有永磁体,转动轴、轴承、飞轮转子和定子线圈分别设于电池外壳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26340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