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吸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3136.3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廖学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吸震结构,包括:供与自行车的手把联结的上管体,该上管体设有一第一轴向结构;供与自行车的前叉联结的下管体,该下管体上设有一与该第一轴向结构相对应的使上、下管体得以相对轴向运动及同步转动的第二轴向结构;平均配置于该第一轴向结构与该第二轴向结构之间的滚动件;相对设于该上、下管体之间,在上、下管体接受轴向撞击力量时配合弹性收缩变形以吸收该轴向撞击作用力的至少一弹性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管体接受轴向撞击力量时,上、下管体得以顺利相对轴向运动,并由弹性组件配合弹性收缩变形,以吸收上、下管体之间的轴向撞击力量,进而增加自行车安全性及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前叉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自行车前叉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与自行车的手把联结的上管体,该上管体设有一第一轴向结构;供与自行车的前叉联结的下管体,该下管体上设有一与该第一轴向结构相对应的使上、下管体得以相对轴向运动及同步转动的第二轴向结构;平均配置于该第一轴向结构与该第二轴向结构之间的滚动件;相对设于该上、下管体之间,在上、下管体接受轴向撞击力量时配合弹性收缩变形以吸收该轴向撞击作用力的至少一弹性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29313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