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胺/二氧化钛纳米片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14141.2 | 申请日: | 201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胜;许岩;刘海梅;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2 | 分类号: | C08L79/02;C08K3/22;C08G7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聚苯胺/二氧化钛纳米片插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聚苯胺位于二氧化钛纳米片构成的层间,形成插层结构复合材料。将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离子/二氧化钛纳米片插层复合材料作为预撑前驱体,通过与聚苯胺的交换反应可以获得本发明产品。本发明聚苯胺/二氧化钛纳米片插层复合材料中聚苯胺的含量较高,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聚苯胺的含量。由于聚苯胺的引入,该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将光电响应范围扩展至可见光区,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胺 氧化 纳米 片插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苯胺/二氧化钛纳米片插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聚苯胺位于二氧化钛纳米片构成的层间,形成插层结构复合材料;二氧化钛纳米片由层状钛酸盐剥层获得,化学组成为Ti0.91O2,带负电荷,厚度为0.5~2.5 nm;聚苯胺在复合材料中所占质量分数为15%~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1414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