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1116.6 | 申请日: | 201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0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熊岳平;邓国静;马玉林;龙正茂;尹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锂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制备锂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的方法存温度高、耗时长、工艺繁琐的问题。方法:一、称取原料;二、将原料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磁力搅拌得静电纺丝液;三、采用单轴静电纺丝技术进行纺丝,得复合纤维膜;四、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程序控温炉中保温烧结得纳米粉末;五、将纳米粉末压片后放入程序控温炉中保温烧结,降至室温即完成。本发明中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烧结时间短,烧结温度低,可减少耗能,降低生产成本;所得锂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为晶态材料,室温锂离子电导率可达到4.0×10-4S/cm,室温电子电导率可达到6.7×10-9S/cm。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传导性 固体 电解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锂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一、依照化学式Li1+x+yAlxTi2‑xSiyP3‑yO12,按化学计量比称取硝酸锂、硝酸铝、钛酸四丁酯、磷酸二氢铵和正硅酸乙酯,再称取6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6g的聚乙烯吡咯烷酮、1.6ml的硝酸和9g的草酸;二、将称取的硝酸锂、硝酸铝、硝酸、磷酸二氢铵、草酸、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依次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磁力搅拌2~3h,获得静电纺丝液;三、将静电纺丝液置于静电纺丝设备中,采用单轴静电纺丝技术,在电压为10~30KV、收集距离为10~30cm、静电纺丝液推进速度为0.5~2.5ml/h、环境温度为10~50℃、环境湿度为40~75%的条件下进行纺丝,获得复合纤维膜;四、将复合纤维膜放入程序控温炉中,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500℃~800℃并保温5~15h,随炉体自然冷却至室温,获得纳米粉末;五、将纳米粉末在粉末压片机中压制成厚度为1mm的圆片,然后放入程序控温炉中,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800℃~1100℃并保温5~15h,再以1~2℃/min的速率降温至室温,即完成锂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其中步骤一中x为0≤x≤1,y为0≤y≤1;硝酸的浓度为16mol/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8111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扣式安全插座插头
- 下一篇:反转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