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4965.7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斌;李峰;陈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4 | 分类号: | C12N7/04;C12N7/02;C12N15/37;C12N15/70;C07K14/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对病毒衣壳蛋白表面进行基因改造,使病毒衣壳蛋白同时带有耦合的功能基团和分离基团,然后将该改造后的病毒衣壳蛋白与野生型病毒衣壳蛋白充分混合,并控制该两种病毒衣壳蛋白的比例,同时根据病毒衣壳蛋白总量加入相应无机纳米粒子,实现病毒纳米颗粒的可控组装,获得不对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即目标产物。本发明选用生物大分子-蛋白质作为纳米材料,其容易改造和人为操纵,且方便大量获取。利用可自组装的病毒衣壳蛋白结构的对称性,可以将两种不同的蛋白分子混合后按预先设计进行定向组装,因此组装体具有多样性和可控性;反应条件易控制,并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不对称 病毒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对病毒衣壳蛋白表面进行基因改造,使病毒衣壳蛋白同时带有耦合的功能基团和分离基团,然后将该改造后的病毒衣壳蛋白与野生型病毒衣壳蛋白充分混合,并控制该两种病毒衣壳蛋白的比例,同时根据病毒衣壳蛋白的总量加入相应无机纳米颗粒,实现病毒纳米颗粒的可控组装,获得不对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即目标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1496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