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臭氧使用过程中溴酸盐生成的复合型催化剂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6472.3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董海山;马军;叶琳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J29/04;C02F1/28;C02F1/78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臭氧使用过程中溴酸盐生成的复合型催化剂制备方法,以硝酸铈、硝酸钛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后煅烧工序制备复合型催化剂。本发明主要是通过控制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从而控制了臭氧使用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解决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溴酸盐问题,催化剂控制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没有毒性,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在臭氧消毒过程中,该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的微生物及有机羧酸,从而提高臭氧消毒效果及氧化有机物的去除率。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臭氧 使用 过程 溴酸盐 生成 复合型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控制臭氧使用过程中溴酸盐生成的复合型催化剂制备方法,以硝酸铈、硝酸钛为主要原料,以下面方式之一经预处理后煅烧工序制备复合型催化剂:1)硝酸钛与硝酸铈混合重量比例为1∶1~10、均匀混合后在250℃~600℃煅烧2~4小时,冷却到室温研磨后制得粉末状目标催化剂;2)粒径0.5~4mm载体用1摩尔每升的硝酸浸泡1‑2天后洗净,再用浓度0.01mol/L~1.00mol/L的硝酸铈和/或硝酸钛水液浸泡12~48小时后将浸泡后的载体放入马弗炉中250℃~600℃煅烧2~4小时,制得载体型目标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0647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