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结构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2862.X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芹;肖晋宜;申明霞;王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6 | 分类号: | C08G73/06;C08K7/00;C08K3/04;C08L7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壁碳纳米管溶于去离子水中,将吡咯单体溶于有机溶剂中,将氧化剂溶于疏水溶剂中,利用氧化剂引发聚合,在水相中生成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控制反应条件可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通过调节吡咯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可以很方便地对聚吡咯壳层厚度进行调控。设备简单、反应操作无需表面活性剂和模板。制得的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电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吡咯 多壁碳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吡咯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搅拌并利用超声波分散,形成溶液,备用;(2)将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利用超声波分散,形成分散液;(3)将氧化剂加入比重大于水的疏水溶剂中,搅拌并利用超声波分散,形成溶液;(4)先将步骤(2)获得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利用滴管注入步骤(3)获得的溶液中,形成水相碳纳米管层(2)与氧化剂层(3)的界面层体;(5)然后再将步骤(1)获得的溶液也利用滴管移至步骤(4)获得的界面层上,形成有机溶剂‑水‑疏水溶剂三相,其中吡咯层在水相碳纳米管层(2)上;(6)静置反应,收集水相产物,并用水和乙醇反复清洗,烘干,获得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2286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殊转动关节联动折叠电动车
- 下一篇:全液压履带式取装料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