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度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39079.4 申请日: 2011-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2495207A 公开(公告)日: 2012-06-13
发明(设计)人: 胡林;徐文媛;胡刚;刘海燕;卢明英;吴海燕;胡米微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3/558 分类号: G01N33/558;G01N31/10
代理公司: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代理人: 姚伯川
地址: 330013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基于化学振荡动力学检测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被测物与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在特定条件下,以相应的酶标记抗原或抗体与对应的抗体或抗原完成吸附结合过程,它利用标记的酶对底物的催化速度来间接表示被测物的浓度。本方法既有效地克服了基于分光光度法的常规酶联免疫法敏感度不足的问题,又利用了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高灵敏度的化学振荡动力学检测和具有专一性和灵敏度放大作用的酶催化动力学分析结合起来,克服了化学振荡选择性低、不能进行定性测定的问题,使结合了酶联免疫法的化学振荡可以定性定量测定医药及农药小分子、抗体、抗原、特定蛋白质、核酸、疾病因子等物质。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灵敏度 免疫 吸附 分析 方法
【主权项】:
一种高灵敏度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将高灵敏度的化学振荡检测和高度特异性的酶联免疫诊断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化学振荡法代替分光光度法,检测酶联免疫分析中底物及其产物浓度的变化,从而建立基于化学振荡动力学检测的酶联免疫诊断技术;所述方法根据被测物与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在一定温度和时间内,以相应的酶标记抗原或抗体与对应的抗体或抗原完成吸附结合过程,它利用标记的酶对底物的催化速度来间接表示被测物的浓度,而底物或底物的酶促反应产物浓度的检测手段为化学振荡动力学检测法;所述酶联免疫吸附吸附测定分析方法可以是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双位点一步法、竞争法、捕获法、生物素‑亲和素法;所述酶联免疫吸附吸附法中酶的检测体系可以是:A, 双氧水/辣根过氧化物酶体系,对应供氢体为邻苯二胺,四甲替联苯胺,氨基水杨酸,邻联苯甲胺,2,2‑连胺基‑2(3‑乙基‑并噻唑啉磺酸‑6)铵盐;B,碱性磷酸酯酶体系,底物为苯酚磷酸盐、维生素C磷酸酯、4‑硝基酚磷酸酯(PNP)或萘酚‑AS‑Mx磷酸盐+重氮盐;C,β‑D-半乳糖苷酶体系,底物为4MuG或ONPG;D,苹果酸脱氢酶体系,底物为苹果酸;E,葡萄糖氧化酶体系;所述酶联免疫吸附吸附法中酶的检测体系也可以采用多酶级联放大系统代替单一的辣根过氧化酶或碱性磷酸酶系统,以提高酶对最终底物的催化反应能力,如生物素和亲和素系统,AP及醇脱氢酶、黄递酶组成酶级联底物放大系统,酶抑制级联放大系统,凝固因子酶级联放大系统;所述化学振荡动力学检测的检测体系为B‑Z振荡反应,B‑L振荡体系,B‑R振荡反应,铜催化振荡反应,二氧化氯化学振荡反应,过氧化酶–氧化酶生化振荡体系,高锰酸盐振荡反应,液膜振荡反应体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3907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