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嵌齐纳触发结构的可控硅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5046.1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9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树荣;吴健;黄丽;苗萌;曾杰;马飞;郑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4 | 分类号: | H01L29/74;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齐纳触发结构的可控硅器件,包括P-衬底层;P-衬底层上设有并排相连的N-阱和P-阱,N-阱与P-阱的接合处上设有第三N+有源注入区;N-阱上并排设有第一N+有源注入区和第一P+有源注入区;P-阱上并排设有第二P+有源注入区和第二N+有源注入区;第一N+有源注入区和第一P+有源注入区通过第一金属电极相连,第二P+有源注入区和第二N+有源注入区通过第二金属电极相连。本发明通过在可控硅器件中内嵌齐纳管结构,利用齐纳管作为辅助触发单元,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可控硅的触发电压,实现低触发电压的ESD防护,使得可控硅可直接应用于电源域为1.2~5V的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芯片的ESD防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嵌齐纳 触发 结构 可控硅 器件 | ||
【主权项】:
一种内嵌齐纳触发结构的可控硅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P‑衬底层(10);所述的P‑衬底层(10)上设有N‑阱(21)和P‑阱(22),所述的N‑阱(21)与P‑阱(22)并排相连;所述的N‑阱(21)与P‑阱(22)的接合处上设有第三N+有源注入区(33);所述的N‑阱上(21)并排设有第一N+有源注入区(31)和第一P+有源注入区(41);所述的第一P+有源注入区(41)位于第一N+有源注入区(31)和第三N+有源注入区(33)之间;所述的P‑阱(22)上并排设有第二P+有源注入区(42)和第二N+有源注入区(32);所述的第二P+有源注入区(42)位于第二N+有源注入区(32)和第三N+有源注入区(33)之间;所述的第一N+有源注入区(31)和第一P+有源注入区(41)通过第一金属电极(51)相连,所述的第二P+有源注入区(32)和第二N+有源注入区(42)通过第二金属电极(52)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1504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